分析以下熟料数据在煅烧操作中有何特点?烧成的熟料质量如何? (1)KH=0.96±0.2;n=2.2±0.1;P=1.5

题目
问答题
分析以下熟料数据在煅烧操作中有何特点?烧成的熟料质量如何? (1)KH=0.96±0.2;n=2.2±0.1;P=1.5±0.1。(2)KH=0.88±0.2;n=1.7±0.1;P=1.2±0.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KH值过高,熟料()

  • A、煅烧困难,保温时间长
  • B、C2S的含量高
  • C、产量高

正确答案:A

第2题:

何谓挥发凝聚循环,对熟料煅烧和熟料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挥发凝聚循环:在温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时挥发组分中的一部分聚集,粘附于生料颗粒表面并随生料重又返回高温区,然后再度挥发、凝聚,如此循环过程。
影响:
(1)破坏熟料矿物C3S、C2S、C3A的形成。
(2)影响液相黏度。
(3)水泥结块、快凝。
(4)水泥制品性能变坏。

第3题:

熟料的KH控制的范围在()。

A.0.87~0.96

B.0.82~0.94

C.0.667~1


参考答案:A

第4题:

碱对熟料煅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熟料中含有微量碱时,能降低最低共熔温度,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量,起助熔作用,对熟料的性能并不起多少害处;但是碱含量过高,除首先与硫结合成硫酸钾、硫酸钠以及有时形成钠钾芒硝3K2SO4•Na2SO4或钙明矾2Ca•SO4•K2SO4等之外有时还形成类似的KC23S12和NC8A3.由于形成KC23S12和Nc8A3等含碱矿物,难以吸收CaO形成C3S,并增加游离氧化钙含量,因而将影响熟料质量。

第5题:

生料质量的好坏,不影响熟料的质量和煅烧操作。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熟料烧成反应能充分进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合适的生料成分;②合适的煅烧温度;③合适的()。

  • A、操作
  • B、燃料
  • C、煅烧时间

正确答案:C

第7题:

在熟料煅烧之前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将对熟料烧成和水泥性质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如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将会使烧成熟料的理论热耗增加,如果在生产中没有调整喷煤量,将会使碳酸钙分解不完全;如果及时调整喷煤量,会使熟料中C3S含量增加。由于配入的氧化钙含量较高时,生产中产生游离氧化钙的机率增加,可能会造成水泥的安定性不良;由于生产的熟料中C3S含量的增加,水泥的强度也会相应增加。

第8题:

熟料煅烧过程中煤灰份升高时,熟料KH也会同时升高。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生料细度及均齐性对熟料煅烧及质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生料细度超过一定限度(比表面积>500m2/kg)对熟料质量提高并不明显。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熟料质量、磨机产量、电耗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生料细度控制指标。合理的生料细度是指生料的平均细度和生料细度的均齐性,即尽量避免粗颗粒。有关资料表明,当生料中0.2mm筛筛余大于1.4%时,熟料中的f-CaO含量明显增加。
生料均匀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料质量。小型水泥企业的熟料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料均匀程度差,没有进行原燃材料的预均化和生料均化,影响熟料的煅烧质量。新型干法窑的优势之一就是生料均匀程度高,从设计就注重原燃材料的预均化处理和生料均化效果,为熟料的煅烧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证。

第10题:

熟料的KH控制的范围在()。

  • A、0.87~0.96
  • B、0.82~0.94
  • C、0.667~1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