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内煅烧熟料所需时间大约为10-20分钟。

题目
判断题
回转窑内煅烧熟料所需时间大约为10-20分钟。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将原料先烘干后粉磨或同时烘干与粉磨成生料粉,而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称为()。


正确答案:干法生产

第2题:

回转窑一般使用无烟煤煅烧水泥熟料。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回转窑主要工艺操作是控制好( )、煅烧带的( )、( )和窑内( )四方面。


正确答案:温度梯度、长度、加料量、负压

第4题:

熟料煅烧是由,窑内煅烧、预分解、()来完成。

  • A、废气处理
  • B、预热
  • C、冷却

正确答案:B

第5题:

湿法回转窑内的煅烧工艺带如何分布?


正确答案: (1)干燥带(物料温度≤150℃)
(2)预热带(物料温度150~750℃)
(3)分解带(物料温度750~1000℃)
(4)放热反应带(物料温度1000~1300℃)
(5)烧成带(物料温度1300~1450~1300℃)
(6)冷却带(物料温度1300~1000℃)

第6题:

熟料外观构造有哪几类?试根据各种不同的外观构造判断窑内煅烧情况?


正确答案: 熟料外观可分为四大类:即优质熟料,还原熟料,欠烧熟料,生烧熟料。
(1)优质熟料。呈黑色致密状或黑色葡萄串状。
①黑色致密块状:孔隙较小。煅烧时底火较深,配煤准确,通风良好。
②黑色葡萄串状:熟料料球相互粘结在一起,并保持每个料球外形,疏松多孔。其原因是配煤适当,通风良好,底火较浅,温度较高。
(2)还原熟料。
①棕色致密块状:特征为棕色致密大块,孔洞很少,有的出窑后自动粉化成棕色粉末。其原因是通风不良,底火深的部位,还原气氛下烧成的。
②白色块状:特征呈灰白色(少数呈乳白色或白色略带绿色)致密的块状,孔洞小。其原因是在通风不良,底火太深的部位,极度还原气氛下形成的。
(3)欠烧熟料。呈单粒形态,特征为色浅,疏松多孔。它是在通风过剩,底火浅薄,高温煅烧时间短或配煤不足的气氛下烧成的。
(4)生烧料。外观为黄球黄粉。特征为黄色料球及粉料。其原因是在通风过剩,配煤量严重不足或煅烧中出现风洞、垮边、塌窑等不正常的情况下产生的。

第7题:

生料在窑内煅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为主要成分的矿物组成称为熟料。

  • A、CaO
  • B、硅酸盐
  • C、硅酸钙

正确答案:C

第8题:

回转窑煅烧带的调整主要靠()及窑内()来移动。


正确答案:
二、三次风;负压

第9题:

在回转窑内烧成带和放热反应带内形成熟料矿物的能力叫()。

  • A、烧结能力
  • B、煅烧能力
  • C、失放能力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结合实际论述在水泥干法回转窑内煅烧水泥熟料过程中,“三传”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传热:促进传质;加快动量传递;
举例:例如由于温度的升高促进SiO2溶解和扩散,加快热气体的流动。
传质:促进动量传递;加快传热;
举例:例如促进气体流动,进而又促进窑内温度升高;
动量传递:加快传质;促进传热;
举例:例如加快了SiO2溶解和扩散,促进物料的温度升高。
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