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流感病毒可采集的标本是()

题目
单选题
分离流感病毒可采集的标本是()
A

咽漱液

B

尿液

C

D

血清

E

脑脊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标本的采集、处理及运输


参考答案:(一)标本的采集种类和要求1.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种类:疾病发病后应尽快采集如下标本:鼻拭子、咽拭子、鼻腔吸取物、鼻腔冲洗液等,以及急性期(病后1周内)和恢复期血清(病后3~4周)标本。实施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采样液,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4℃(冰箱),并马上送至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或"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相关网络实验室(以下简称"各网络实验室")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不具备检测能力的省份,应按照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尽快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检测。(临床样品采集人员及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感染控制指导请见相关文件。)采样同时填写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采样单(附表1)。2.拭子的选择:采集标本应使用头部为合成纤维的拭子(例如聚酯纤维),用铝或塑料做柄。不推荐棉拭子和木柄。标本采集管应包含3ml病毒采样液(含有蛋白质稳定剂,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抗生素,缓冲液)。(二)临床标本储存要求保存在4℃(不能超过4天)或者﹣70℃或﹣70℃以下。有条件的实验室均应保存在﹣70℃或﹣70℃以下。不应保存在﹣20℃。(三)标本的分装处理标本送至实验室后,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反复冻融。将原始标本分为3份,一份用于核酸检测,一份用于病毒分离,一份保存待复核。(四)标本的运输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列为A类,用UN2814包装运输。填写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送检单(附表1、附表2)。附表:附表1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采样单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标本种类、标本量(g或ml)、采集日期、备注※选项:A鼻咽拭子、B鼻咽吸取物、C鼻腔冲洗液、D鼻腔吸取物、E气管吸取物、F其他(如为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采集人员、采集单位(盖章):附表2疑似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例标本送检单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发病日期、标本种类、标本量(g或ml)、采集日期、备注※选项:A鼻咽拭子、B鼻咽吸取物、C鼻腔冲洗液、D鼻腔吸取物、E气管吸取物、F其他(如为其他,请在表格中注明)※标本量:如果同一份标本有多个包装请注明。※填表人员、送样时间、单位(盖章):

第2题:

可疑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分离病原菌主要采集的标本是

A、患者吃剩的食物

B、伤口的渗出液

C、患者的脑脊液

D、患者的血液

E、患者的粪便


参考答案:A

第3题:

分离流感病毒应采集

A.鼻咽漱液

B.粪便

C.血液

D.脑组织

E.尿液


参考答案:A

第4题:

可疑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分离病原菌主要采集的标本是

A.患者吃剩的食物
B.伤口的渗出液
C.患者的脑脊液
D.患者的血液
E.患者的粪便

答案:A
解析:
肉毒毒索引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通常是食物在制作过程中被肉毒梭菌芽孢污染,制成后未彻底灭菌,芽孢在厌氧环境中发芽繁殖,产生毒素,食用前又未经加热烹调,食入已产生的毒素,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分离病原菌主要采集的标本是患者剩余的食物。

第5题:

分离流感病毒应取


正确答案:A
A。流感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第6题:

手足口病的实验室诊断可采集的临床标本是

A、粪便

B、咽拭子

C、疱疹液

D、血液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第7题:

分离流感病毒可采集的标本是 ( )

A、咽漱液

B、尿液

C、痰

D、血清

E、脑脊液


参考答案:A

第8题:

分离流感病毒最好采用( )


正确答案:A

第9题:

用于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的标本采集部位是

A、血清

B、鼻咽分泌物

C、黏膜渗出液

D、唾液

E、排泄物


参考答案:B

第10题:

简述流感病毒咽拭子的采集方法?


正确答案: 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适度用力擦拭双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应避免触及舌部。同样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弃去尾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