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8岁,反复上腹胀痛3年余,秋冬季及劳累后症状明显,进餐后症状加重,经约1小时后可缓解,伴有反酸、嗳气。无发热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38岁,反复上腹胀痛3年余,秋冬季及劳累后症状明显,进餐后症状加重,经约1小时后可缓解,伴有反酸、嗳气。无发热,腹泻等症状。体检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肿块。根据上述病史,首先考虑何种疾病()
A

消化性胃溃疡

B

慢性胃炎

C

胆囊炎

D

慢性胰腺炎

E

胃癌

F

胆石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41岁,职业司机,间断上腹胀痛3年,常于餐后加重,冬春季为重,3天前上腹胀痛加重,伴有反酸,嗳气。患者吸烟16年,平均20支/天,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收入院”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时应特别强调A、睡前进餐补充夜间能量消耗

B、制订戒烟计划,坚持戒烟

C、增加工作时间,转移对病情的关注

D、症状好转后可自行停药

E、饮食上无任何禁忌

该患者饮食护理中,应尽量避免A、进餐时细嚼慢咽

B、定时定量进餐

C、餐间零食和睡前进食

D、症状加重时以面食为主

E、少食多餐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46岁。反复上腹部疼痛5年,近几日上述症状再发,疼痛位于上腹中部,多在进餐后出现,2~3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疼痛再次出现,并有反酸、嗳气。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胃炎
B.十二指肠溃疡
C.胃溃疡
D.急性胃炎
E.胃癌

答案:C
解析:
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疼痛的发作时间通常为进食后30~60分钟,疼痛较少发生于夜晚,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其典型节律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在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的发作时间通常为进餐后1~3小时,也常发生在午夜至凌晨,其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胃溃疡。

第3题:

患者男性,38岁,反复上腹胀痛3年余,秋冬季及劳累后症状明显,进餐后症状加重,经约1小时后可缓解,伴有反酸、嗳气。无发热,腹泻等症状。体检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肿块。根据上述病史,首先考虑何种疾病A、消化性胃溃疡

B、慢性胃炎

C、胆囊炎

D、慢性胰腺炎

E、胃癌

F、胆石症

为了明确诊断,可做哪些影像学检查A、上腹部CT检查

B、上消化道钡餐

C、B超

D、MRI检查

E、PET

F、DSA

患者的钡餐检查表现如下:胃小弯有一个小的三角形龛影,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外,其边缘光滑整齐,溃疡口部可见黏膜线,溃疡周围可见辐辏状的黏膜皱襞直达溃疡口部。胃内未见充盈缺损,胃壁扩张度良好。根据其影像表现,诊断为何病A、消化性胃溃疡

B、慢性胃炎

C、胃憩室

D、胃淋巴瘤

E、胃癌

F、胃息肉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BC


问题 3 答案:A

第4题:

男性,48岁。反复上腹部隐痛,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加重,有反酸胃灼热,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胃镜
B.X线钡餐检查
C.全腹部增强CT
D.上腹部超声
E.冠脉造影

答案:A
解析:
5.消化性溃疡上腹痛具有典型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饥饿痛),持续不减,至下餐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餐进食后重复上述节律,从题干可知。该患者为胃溃疡,对于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因该患者经过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方案失败,再次用同样方法治疗较困难,可采用PPI、铋剂合用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该方案中所含抗溃疡药物常规剂量完成1疗程(如DU患者总疗程为PPI 2~4周,胶体铋4~6周,GU患者总疗程为PPI 4~6周,胶体铋6~8周)是最理想的。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第5题:

男性,48岁。反复上腹部隐痛,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加重,有反酸胃灼热,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下列选项中,该患者不会出现的并发症是
A.穿孔
B.出血
C.癌变
D.息肉
E.幽门梗阻

答案:D
解析:
5.消化性溃疡上腹痛具有典型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饥饿痛),持续不减,至下餐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餐进食后重复上述节律,从题干可知。该患者为胃溃疡,对于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因该患者经过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方案失败,再次用同样方法治疗较困难,可采用PPI、铋剂合用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该方案中所含抗溃疡药物常规剂量完成1疗程(如DU患者总疗程为PPI 2~4周,胶体铋4~6周,GU患者总疗程为PPI 4~6周,胶体铋6~8周)是最理想的。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第6题:


患者男,41岁,职业司机,间断上腹胀痛3年,常于餐后加重,冬春季为重,3天前上腹胀痛加重,伴有反酸,嗳气。患者吸烟16年,平均20支/天,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收入院”

该患者饮食护理中,应尽量避免
A.进餐时细嚼慢咽
B.定时定量进餐
C.餐间零食和睡前进食
D.症状加重时以面食为主
E.少食多餐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患者男,41岁,职业司机,间断上腹胀痛3年,常于餐后加重,冬春季为重,3天前上腹胀痛加重,伴有反酸,嗳气。患者吸烟16年,平均20支/天,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收入院”

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时应特别强调
A.睡前进餐补充夜间能量消耗
B.制订戒烟计划,坚持戒烟
C.增加工作时间,转移对病情的关注
D.症状好转后可自行停药
E.饮食上无任何禁忌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患者,男,38岁。反复上腹胀痛3年余,秋冬季及劳累后症状明显,进餐后症状加重,经约一小时后可缓解,伴有反酸、嗳气。无发热,腹泻等症状。体检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肿块。根据上述病史,首先考虑何种疾病A、消化性胃溃疡

B、慢性胃炎

C、胆囊炎

D、慢性胰腺炎

E、胃癌

F、胆石症

为了明确诊断,应做哪些影像学检查A、上腹部CT检查

B、上消化道钡餐

C、B超

D、MR检查

E、PET

F、DSA

患者的钡餐检查表现如下:胃小弯有一小的三角形龛影,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外,其边缘光滑整齐,溃疡口部可见黏膜线,溃疡周围可见辐辏状的黏膜皱襞直达溃疡口部。胃内未见充盈缺损,胃壁扩张度良好。根据其影像表现,诊断为何病。A、消化性胃溃疡

B、慢性胃炎

C、胃憩室

D、胃淋巴瘤

E、胃癌

F、胃息肉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BC


问题 3 答案:A

第9题:

男性,48岁。反复上腹部隐痛,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加重,有反酸胃灼热,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若该患者选用PPI制剂,治疗的疗程是
A.1~2周
B.4~6周
C.6~8周
D.半年
E.1年

答案:B
解析:
5.消化性溃疡上腹痛具有典型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饥饿痛),持续不减,至下餐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餐进食后重复上述节律,从题干可知。该患者为胃溃疡,对于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因该患者经过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方案失败,再次用同样方法治疗较困难,可采用PPI、铋剂合用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该方案中所含抗溃疡药物常规剂量完成1疗程(如DU患者总疗程为PPI 2~4周,胶体铋4~6周,GU患者总疗程为PPI 4~6周,胶体铋6~8周)是最理想的。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第10题:

男性,48岁。反复上腹部隐痛,疼痛于进餐后1小时加重,有反酸胃灼热,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腹胀,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十二指肠溃疡
B.反流性食管炎
C.球后溃疡
D.胃溃疡
E.胃癌

答案:D
解析:
5.消化性溃疡上腹痛具有典型的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在两餐之间发生(饥饿痛),持续不减,至下餐进食后缓解;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餐进食后重复上述节律,从题干可知。该患者为胃溃疡,对于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因该患者经过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方案失败,再次用同样方法治疗较困难,可采用PPI、铋剂合用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该方案中所含抗溃疡药物常规剂量完成1疗程(如DU患者总疗程为PPI 2~4周,胶体铋4~6周,GU患者总疗程为PPI 4~6周,胶体铋6~8周)是最理想的。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