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的社会事件和现象进行处理而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使用了“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界定是我国行政法的一个特色,它将政府文件脱离法院审查的范围。
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无助于规范行政主体的行为,如行政主体所拥有的行政立法权就无法受到约束和规范,与国际上通行的司法审查原则相背离。
第1题:
第2题:
下列有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审查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B.只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理
C.只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不对抽象行为进行审查
D.原则上只作合法性审查,不作合理性审查
第3题:
关于行政行为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就是行政立法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就是行政执法
D、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行政司法行为
第4题:
A、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实施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B、行政行为的分类涉及到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
C、行政行为分为抽象的行政行为和具体的行政行为
D、抽象的行政行为是可诉的
第5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应当对下列哪项进行审查( )
A.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C.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第6题:
下列关于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别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
A.抽象行政行为一般调整不特定的多数人和事,而具体行政行为仅仅针对特定的对象
B.抽象行政行为针对未来发生的事,而具体行政行为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
C.抽象行政行为主要表现为规范性,而具体行政行为表现为确定性
D.抽象行政行为可以反复适用,具体行政行为只适用一次
第7题:
简述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相对人是否特定: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的;
(2)事实关系是否具体: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抽象事实关系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具体事实关系实施的;
(3)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方式不同:抽象行政行为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第8题:
A、抽象行政行为在形成过程中,要充分调查、论证,必要的时候要举行听证
B、抽象行政行为制定出来以后,要向社会公布
C、具体行政行为不用向社会公开
D、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向特定的相对人公开
第9题:
A.审查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B.只对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C.只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不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D.原则上只作合法情审查,不作合理性审查
第10题:
下列有关抽象行政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抽象行政行为不能作为行政复议的对象
B.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也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章的审查申请
C.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届于行政行为,但它又具有法律的特征,带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
D.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对象的特定性这一特征,即以特定的、具体的人或事为行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