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中的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处,有哪几种做法?

题目
问答题
剪力墙中的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处,有哪几种做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9.8m,地下1层,地上l6层,首层为转换层(二层楼面设置转换梁),纵横向均有不落地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丙类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地下一层、首层层高4.5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0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
36.假定,该结构首层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取下列何项时,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

A.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l0@200
B.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12@200
C.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l0@200
D.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Φ12@200

答案:D
解析: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4条规定,以剪力墙高度的l/10与两层层高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对于带有转换层的结构,落地剪力墙是框支层以下最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框支层上部两层的剪力墙直接与转换构件相连,相当于一般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且其内力变化较大、传力路径复杂,故规范规定取转换层加上其以上两层的高度或房屋总高的1/10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底部加强区。根据第10.2.2条规定,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宜取至转换层以上两层宜不小于房屋高度的1/10。故底部加强部位取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
由第10.2.19条可知,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0.3%。双排10@200的配筋率为0.26%<0.3%,不满足要求;双排Φ12@200的配筋率为0.38%>0.3%,满足要求。

第2题:

剪力墙内的分布钢筋不应采用()

  • A、单排配筋
  • B、双排配筋
  • C、三排配筋
  • D、四排配筋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为防止剪力墙发生斜拉型剪切破坏,下列关于墙肢配筋构造说法正确的有( )。

A.剪力墙内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

B.剪力墙内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均不宜大于 300mm

C.剪力墙内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应小于 6mm

D.剪力墙内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的 1/10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并弯折10d。

  • A、暗柱最外侧纵筋内侧
  • B、暗柱最外侧纵筋外侧
  • C、12d
  • D、10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一堵等宽度的剪力墙中,墙梁与墙柱的箍筋水平边长差距多大?


正确答案:2倍的柱纵筋直径。

第6题: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mm。

  • A、200
  • B、300
  • C、400
  • D、450

正确答案:B

第7题:

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和坚向分布筋,哪个在里哪个在外?


正确答案:水平筋在外,竖向筋在里。

第8题:

剪力墙结构的加强部位,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_____%。

A.0.2

B.0.5

C.0.02

D.0.05


正确答案:A

第9题:

剪力墙结构的加强部位.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 A、0.2
  • B、0.5
  • C、0.02
  • D、0.05

正确答案:A

第10题:

LC范围内的剪力墙竖向筋是否同柱筋,水平筋是否同箍筋?


正确答案:LC范围内的剪力墙竖向筋按剪力墙身竖向钢筋配置,水平筋按剪力墙墙身水平筋配置。LC暗柱外的部分是配置箍筋还是配置拉筋要看图纸的具体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