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动物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动物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动物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正确答案: 动物类中药是以动物的全体或某一部分入药的药材总称。药用部位主要包括动物的全体或某一部分(如角茸、骨骼、皮甲、贝壳、内脏器官等)、生理或病理产物、排泄物等。
(1)性状鉴别:首先要注意的动物药的类别,其次要仔细观察动物药材的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等。如昆虫类主要注意其形态、大小、虫体各部位的颜色和特征、气味等;蛇类还要注意其鳞片的特征;角类应注意其类型,角质角还是骨质角,洞角还是实角,有无骨环等;骨类应注意骨的解剖面特点;分泌物类应注意其气味、颜色;排泄物主要注意其形态大小;贝壳类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外表面的纹理颜色。
(2)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根据动物药的药用部位不同,主要观察肌肉、骨组织、皮肤、毛发、角等特征。
2)粉末特征:主要观察横纹肌、骨、皮肤、毛发、角的粉末特征等。
3)扫描电镜观察:主要观察药用动物的体表特征,如金钱白花蛇背鳞的扫描电镜特征为表面密布横向波状排列的刺状纹饰,尖嘴指向基部,每个刺状纹饰有明显的三条纵沟;蕲蛇的背鳞表面为密布乳头状突起,端窝处不明显,乳头表面有多数孔洞,有时孔洞间有浅沟相通,呈蜂窝状结构等。此外,生物鉴定法可广泛用于动物药的鉴别。

第2题:

简述根茎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正确答案: 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药材,多数来自于单子叶植物,其次为双子叶植物,来源于蕨类植物的较少。与根对比而言,一般有节、节间、鳞叶或鳞毛,有芽或芽痕,有的生有不定根。
(1)性状鉴别:主要应注意观察其根茎的种类、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断面特征以及气味等;其中根茎的种类和形状、表面和断面特征,对于区别来源于双子叶、单子叶和蕨类植物的药材较为重要。根茎的形状与其种类有关,常呈圆柱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扁球形、圆锥形等。表面有节和节间,来源于单子叶植物的根茎类药材的节和节间尤为明显;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残余物或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来源与蕨类植物的根茎类药材表面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地上茎或茎痕,侧面和下面常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鳞茎常呈扁平皿状,节间极短。双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表面常有栓皮断面有放射状纹理,横切面中心有明显的髓部;单子叶植物根茎类中药断面可见有维管束小点散布,中心无明显的髓部。
(2)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次生结构,外表常有木栓层,少数有表皮,如木栓形成层发生在皮层外方,则初生皮层仍然存在,如黄连等;有些根茎仅有栓内层细胞,构成次生皮层。皮层中有根迹维管束或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内皮层多不明显。中柱鞘部位常有厚壁组织,如纤维和石细胞群,有的排成不连续的环。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束间被髓射线分隔。中心有明显的髓,髓周细胞有时厚壁化形成髓鞘。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有异常构造。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髓部产生的异型复合维管束,异型维管束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位置常与正常维管束相反,即韧皮部在内侧,木质部在外侧,如大黄等。
②木质部内侧产生的韧皮部,称为内生韧皮部,有的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有的构成双韧型维管束。单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初生构造。外表通常为表皮,表皮细胞一列;少数根茎皮层外部细胞木栓化,形成后生皮层。皮层明显,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大多明显,少数粗大的根茎则不明显,部分内皮层细胞的内切向壁增厚且木化。中柱鞘通常为1~2列薄壁细胞。中柱薄壁组织中散布多数维管束(亦称散生中柱),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少有周木型等,如天麻等;一般近中柱鞘部位的维管束较小且排列紧密,向内维管束逐渐增大、排列疏松,中心无明显的髓部。水生植物的根茎皮层和中柱有通气组织。鳞茎的肉质鳞叶横切面构造与单子叶植物的叶相似,表皮一般有气孔而无毛茸;薄壁组织发达,常含有大量的淀粉。蕨类植物根茎由初生组织构成。外表通常为表皮,表皮下面为数列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层;内部为基本薄壁组织,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中,有的具有间隙腺毛。一般具网状中柱,因根茎叶隙的纵向延伸和互相重叠,将维管系统分割成束,横切面观可见断续环状排列韵维管束;每个维管束中心为木质部,外围是韧皮部、中柱鞘和内皮层,呈一原生中柱状,通称为"分体中柱"。木质部无导管而有管胞,管胞大多为梯纹。在环列的分体中柱的外方,常有叶迹维管束,如绵马贯众等。有的蕨类植物根茎为双韧管状中柱,即木质部排列成环圈,其内外两侧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环,中心有髓部。
2)粉末特征:主要注意石细胞、纤维(韧皮纤维、晶纤维和木纤维)、分泌组织、导管、结晶、木栓细胞或表皮细胞、淀粉粒或菊糖等特征。一般鳞茎、块茎常含有较大的淀粉粒,鳞茎的鳞片表皮常可察见气孔、单子叶植物根茎较易察见环纹导管和草酸钙针晶;蕨类植物根茎可见梯纹管胞。

第3题:

简述劳动争议的概念及要点。


参考答案:在劳动关系管理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的纠纷被称为劳动争议,又称为劳动纠纷或劳资纠纷。
具体来说劳动争议的概念具有以下要点:
(1)劳动争议的主体可以使个人或团体;
(2)争议的内容应该处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内;
(3)争议的焦点市劳动权利和义务。

第4题:

简述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及特点。


正确答案: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是一种新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其特点是整体性和模糊性。

第5题:

简述动物类中药的入药情况?


正确答案: (1)全体类,如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僵蚕、虻虫、九香虫。
(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如地龙、蛤蚧、海马、海龙、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
(3)动物的某一部分:
①角类,如鹿茸、鹿角、羚羊角、水牛角。
②鳞甲类,如穿山甲、龟甲、鳖甲。
③骨类,如豹骨、狗骨、猴骨。
④贝壳类,如石决明、,牡蛎、海螵蛸、珍珠母、蛤壳、瓦楞子。
⑤脏器类,如蛤蟆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海狗肾、刺猬皮。
(4)生理产物:
①分泌物,如麝香、蟾酥、熊胆、虫白蜡、蜂蜡。
②排泄物,如五灵脂、蚕砂、夜明砂、人中黄。
③其他生理产物,如桑螵蛸、蝉蜕、蛇蜕、蜂蜜、蜂房。
(5)病理产物,如珍珠、牛黄、马宝、猴枣、狗宝。
(6)加工品,如阿胶、鹿角霜、鹿角胶、龟甲胶、血余炭。

第6题:

简述矿物类中药的分类方法及鉴别要点。


正确答案: 矿物类中药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其阴离子的种类、阳离子的种类、化合物或晶系进行分类。对矿物类中药的鉴定多采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和显微鉴别等方法。
(1)性状鉴别:外形特征明显的中药,首先应根据矿物的一般性质进行鉴别,注意外形、颜色、硬度、相对密度、光泽、解理、断口、条痕、质地,还应注意其有无磁性及气味等。粉末状的药材,应仔细观察供试品的颜色、质地、气味,有时亦需要核对矿物标本。
(2)显微鉴别:矿物的显微鉴别适用于矿物的磨片、细粒集合体的矿物药以及矿物粉末。透明的矿物利用透射偏光显微镜(简称偏光显微镜),不透明的矿物利用反射偏光显微镜鉴定,主要观察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性的正负、折射率和必要的物理常数。在单偏光镜镜下观测的是矿物的某些外表特征,如形态、解理、颜色、多色性、贝克线、突起、糙面等。在正交偏光镜下注意观测到消光(视域内矿物呈现黑暗)及消光位、于涉色及色级、双晶特征等。锥光镜下观测干涉图,利用干涉图谱测定矿物药的轴性和光性符号等。
(3)理化鉴别:主要对矿物类中药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特别是对外形及粉末无明显特征或剧毒的中药尤为重要。对矿物药鉴定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发射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对很细小和胶态矿物还可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第7题:

简述茎木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正确答案: 茎木类中药是以植物茎入药的药材总称,通常分为茎类和木类两部分。茎类中药,包括木本植物的藤茎和茎枝、茎刺,茎的翅状附属物、草本植物藤茎或茎的髓部等。木类中药,专指采用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分入药的药材,通称木材。木材又分边材和心材,入药大多数采用心材部分。
(1)性状鉴别:木类中药鉴别主要应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小、粗细、表面、颜色、质地、折断面及气、味等;其中表面纹理、颜色、气味以及必要的水试或火试等特征较为重要。如是带叶的茎枝,其叶应按鉴定叶类中药的要求进行观察。
(2)显微鉴别:
1)茎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主要注意表皮或周皮、皮层、中柱部分、髓部的特征。此外,还要注意细胞内含物的类型和特征。双子叶植物木质藤茎,常有异常构造,如其韧皮部和木质部相间呈层状排列成数轮、皮层或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有内生韧皮部等。
2)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主要注意导管或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木射线等特征。
3)茎、木类中药的粉末特征:茎类中药粉末兼有木类和皮类中药的共同特点。主要注意木纤维、导管、木薄壁细胞、石细胞、草酸钙晶体、木栓细胞等特征,其所含的淀粉粒通常较小。木类中药粉末主要应注意导管、木纤维(纤维管胞、韧型纤维、分隔纤维或晶纤维)、木薄壁细胞、木射线细胞等特征,亦可见淀粉粒、草酸钙晶体、分泌细胞等。木类中药的粉末中细胞组织通常全部木质化。

第8题:

简述平行登记的概念及其要点。
平行登记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在所属的总分类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户进行详细登记。通过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期末进行相互核对,可以及时发现错账,予以更正,以保证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平行登记的要点:
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相同;
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方向一致;
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金额相等。

第9题:

简述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特征。


正确答案: 藻类、菌类、地衣类中药均来自于低等植物,它们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可以分枝或不分枝;在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无维管束。藻类:均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主要来源于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绿藻主含多糖,其次是油类。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少数具有膜质鞘。红藻主含红藻淀粉,少数含可溶性的红藻糖。细胞壁有纤维素构成,外层为藻胶层。褐藻主含褐藻淀粉和甘露醇,其次含油类和少量的还原糖,细胞中常含有碘。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胶质,由特有的果胶化合物褐藻胶构成。内部构造有的比较复杂,分化为表皮、皮层和髓。菌类:菌类一般无具光合作用的色素。药用的主要是真菌。真菌主含肝糖、油脂和菌蛋白,而不含淀粉。菌丝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两种形式。常见的菌丝体有菌核、子实体。地衣类: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形态有壳状、叶状和枝状。组织构造一般分为上皮层、藻胞层、髓层和下皮层。主含特有的地衣酸、地衣色素、地衣多糖、蒽醌类、地衣淀粉等。

第10题:

简述矿物类中药的基本概念。


正确答案: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单质及其化合物,除少数是自然元素以外,绝大多数是自然化合物,大部分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矿物药分为:原矿物药(自然界采集的天然药物),以矿物为原料的加工品,动物或动物骨骼的化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