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

题目
单选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
A

淮南子

B

论语

C

孟子

D

荀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的内涵是()


正确答案:对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许诺;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第2题: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中“然”字是形容词,对的意思。()


参考答案:错误

第3题:

“苟无岁,何以有民?”此句中的苟是一个假设连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事虽小,勿擅为”接句为:()

  • A、苟擅为,子道亏
  • B、苟私藏,亲心伤
  • C、苟擅为,亲心伤
  • D、物虽小,勿私藏

正确答案:A

第5题: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答案:C
解析:
本题属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懂材料的含义:只要利国、利民,可以不循陈规旧习,大胆进行改革。再结合题干要求“战国思想家”对四个选项进行对比分析,不难确认这位思想家就是商鞅。

第6题:

下列句子中,“然”字是代词,词义是“这样”的是()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B、子怃然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参考答案:ACD

第7题: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这是采用了哪种推理方式?


正确答案:
连锁推理。

第8题:

下列句子中,“然”字词义是“这样”的是()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B、夫子怃然。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参考答案:ACD

第9题: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D

第10题:

秦时商鞅认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下面选项中和他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A、“当时而治法,因时而制礼”
  • B、“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 C、“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 D、“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