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粉尘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根据粉

题目
单选题
爆炸性粉尘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危险环境分为()。
A

00区、01区、02区

B

10区、11区、12区

C

20 区、21 区、22 区

D

30 区、31 区、32 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或蒸气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进行分区,油罐外内应划为()。

A.0 区
B.1 区
C.2 区
D.3 区

答案:C
解析:
2 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 的区域。例如:油罐外 3m 内。@##

第2题:

爆炸性其他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或蒸气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进行区分,油罐外3m内应划为( )。

A.0区
B.1区
C.2区
D.3区

答案:C
解析:
2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例如:油罐外3m内。

第3题:

对用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哪种粉尘,应进行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设计:()

A、爆炸性粉尘

B、可燃性导电粉尘

C、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D、可燃纤维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粉尘


答案:ABCD

第4题:

关于粉尘的爆炸特性表述,错误的是()。

  • A、粉尘与空气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B、粉尘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C、铝、镁粉尘遇湿能自燃

正确答案:A

第5题:

可燃性粉尘环境是指在大气环境条件下,气体或蒸汽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A

B



第6题:

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 )。

A.0 区、1 区、2 区
B.10 区、11 区、12 区
C.20 区、21 区、22 区
D.30 区、31 区、32 区

答案:C
解析:
根据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 20 区、21 区和 22 区。
(1)20 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 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21 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 但未划入 20 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 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3)22 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 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 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为 21 区。

第7题:

对爆炸性粉尘环境,需要根据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进行分类。若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此类爆炸性环境应确定为( )。

A.1区
B.2区
C.21区
D.22区

答案:C
解析:
20区。在正常运行工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和容器。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22区,是在异常情况下存在。

第8题: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纤维或飞絮都是可燃性粉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9题:

可燃粉尘指与空气混合后可能燃烧或闷燃、在常温常压下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

A

B



第10题:

可燃性粉尘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