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出生时伴有上唇单侧裂隙,现患儿1岁来诊。如患儿术前胸透显示胸腺肥大,正确的处理是()

题目
单选题
患儿出生时伴有上唇单侧裂隙,现患儿1岁来诊。如患儿术前胸透显示胸腺肥大,正确的处理是()
A

可以立刻手术

B

可以立刻手术,但应严密注意患儿全身情况

C

可以立刻手术,但应防止感染发生

D

可以手术,但手术前后1周应服用激素

E

手术必须推迟,手术前1周应服用抗生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8岁男孩,出生史正常,3岁前患儿行走尚正常,3岁以后患儿行走渐无力,上楼梯困难,5岁以后行走时双侧髋关节扭动,状如鸭步,现躺下难以起身,来诊,父母非近亲婚,家族中其哥哥有如该患儿类似的病史,已完全卧床。入查:精神可,意识清楚,眼睑无下垂,眼球各向运动灵活,呼吸平稳,腹部检查正常,双侧上肢上抬时从背部看见翼状肩胛,双下肢腓肠肌肥大,质地坚硬,由卧位坐起时见GOWER征,下地行走时步态如鸭步等。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进一步要做什么检查?和什么疾病鉴别?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依据为1、 8岁男孩,3岁始发病,进展缓慢。2、 进行性肌无力,主要表现上楼梯困难,起立不能呈典型GOWER征,行走蹒跚状如鸭步,双上肢上举时表现翼状肩胛,双下肢腓肠肌肥大,质地坚硬。进一步要做什么检查?肌酶:CK及同功酶达正常50倍以上。肌电图:肌源性损伤。肌活检:正常肌细胞溶解坏死,被脂肪及结缔组织填充。与以下疾病鉴别1、少年近端型背髓性肌萎缩为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对称性肌萎缩,有肌束震颤。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基因检测显示:染色体基因缺失,突变或移码等异常。2、慢性多发性肌炎无遗传史,病情进展缓慢,血清CPK,水平正常或轻很升高。肌活检符合肌炎改变。治疗原则1、该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尽可能从事日常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增强营养,避免过劳和防止感染,物理疗法和矫形治疗可预防或改善畸形和挛缩。2、药物治疗:无确定方案1)强的松 0.75mg/mg?d po 远期疗效不确定。2)肌酸-水化物5~10g/ d可能有效。3)别嘌呤醇:杜兴氏综合征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症状,CPK水平有所下降,定期检查。4)能量制剂。5)人工肌细胞注入治疗。6)基因疗法正在研究过程中。预防:检查携带者及产前诊断。临床思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因:遗传方式不同导致抗肌萎缩合成下降引起大量肌行维坏死及纤维续编组织增生。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小,多有家族史,男孩发病2.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3.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4.病变累及肢体肌、躯干肌和头面肌,近端重远端轻,多有假性肌肥大及肌萎缩。5.预后较,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辅助检查:1.肌酶CK异常增加50倍正常值2.肌电图:肌源性损害3.肌活检:肌纤维坏死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鉴别诊断:1、少年近端型背髓性肌萎缩:为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青少年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对称性肌萎缩,有肌束震颤。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基因检测显示:染色体基因缺、突变或移码等异常。2、慢性多发性肌炎:无遗传史,病情进展缓慢,血清CPK,水平正常或轻很升高。肌活检符合肌炎改变,皮质类固醇有效可资鉴别。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1.尽可能从事日常活动,增加营养、避免劳和防止感染,用物理疗法和矫正畸形治疗防止肢体畸形和挛缩。2.药物治疗 无确定方案。1)强的松 0.75mg/mg?d po 远期疗效不确定。2)肌酸-水化物5~10g/ d可能有效。3)别嘌呤醇:杜兴氏综合征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症状,CPK水平有所下降,定期检查。4)能量制剂。5)人工肌细胞注入治疗。6)基因疗法正在研究过程中。

第2题:

患儿,2个月,患儿足月剖宫产,出生后就发现上唇左侧一裂隙,出生后患儿喂养情况一般。临床检查见患儿左侧上唇一裂隙,裂隙至上唇皮肤,鼻底未见裂开,口内牙槽突及腭部未见裂开。
该患儿的诊断是

A.左侧Ⅰ度唇裂
B.左侧Ⅱ度唇裂
C.左侧Ⅲ度唇裂
D.左侧完全性唇裂
E.混合性唇裂

答案:B
解析:

第3题:

患儿,出生后7天。出生时体重2000g,现全身冰凉,体温<35℃,腋-肛温差为正值,双下肢及臀部硬肿,医生将

患儿,出生后7天。出生时体重2000g,现全身冰凉,体温<35℃,腋-肛温差为正值,双下肢及臀部硬肿,医生将其放入暖箱中复温,暖箱的初始温度为

A、32℃

B、34℃

C、35℃

D、36℃

E、37℃


参考答案:B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儿7个月,诊断为双侧唇、腭裂。

如伴发鼻畸形,进行手术的时间应选择在
A:出生后3~6个月
B:出生后6~12个月
C:出生后8~18个月
D:患儿11岁时
E:患者成长至24岁以后

答案:D
解析:
患儿7个月,诊断为双侧唇、腭裂。最先实施的手术治疗是唇裂修复术。双侧唇裂修复的手术时间为6~12个月时。如伴发鼻畸形,应在11岁时手术。腭裂修复术宜选择在患儿8~18个月进行。

第5题:

患儿,2个月,患儿足月剖宫产,出生后就发现上唇左侧一裂隙,出生后患儿喂养情况一般。临床检查见患儿左侧上唇一裂隙,裂隙至上唇皮肤,鼻底未见裂开,口内牙槽突及腭部未见裂开。
这种患儿术前术后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术前3天开始练习汤匙喂养
B.术后患儿清醒后即可母乳喂养
C.术前4~6小时开始禁食水
D.术后可使用唇弓减张
E.术后患儿完全清醒后4小时可以少量流汁,汤匙喂养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患儿,男,1岁,出生时发现双侧唇裂伴右侧完全性腭裂,为此患儿序列治疗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唇,腭裂隙的关闭

B.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

C.纠正牙、颌畸形,以改善其容貌及咬合

D.语音训练及精神心理治疗

E.以上全对


正确答案:E

第7题:

共用题干
患儿男,新生儿。诊断为单侧完全性唇裂合并单侧完全性腭裂,同时伴有鼻部畸形。

进行语音治疗的时机是
A:2岁
B:3岁
C:4岁
D:患儿能与医师配合时
E:患儿上小学后

答案:D
解析:
题67和题68:这两题考查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程序和时间表。

第8题:

患儿出生时伴有上唇单侧裂隙,现患儿1岁来诊。其母亲受到致畸因素刺激的最可能时间是A、妊娠12周以前

B、妊娠14周以前

C、妊娠16周以前

D、妊娠18周以前

E、妊娠20周以前

在该患儿手术当天,如为避免禁食时间过长可能发生失水而影响患儿对手术的耐受力,可采取的措施是A、术前2小时可进食10%葡萄糖液100ml

B、术前3小时可进食10%葡萄糖液100ml

C、术前4小时可进食10%葡萄糖液100ml

D、术前2小时进食少量牛奶

E、术前4小进进食少量牛奶

该患儿最合适的手术年龄是A、1~2个月

B、3~6个月

C、7~12个月

D、13~18个月

E、2周岁以后

如患儿术前胸透显示胸腺肥大,正确的处理是A、可以立刻手术

B、可以立刻手术,但应严密注意患儿全身情况

C、可以立刻手术,但应防止感染发生

D、可以手术,但手术前后1周应服用激素

E、手术必须推迟,手术前1周应服用抗生素

如果该患儿母亲在妊娠期因病服用下列某种药物,与新生儿致畸无明显关系的是A、环磷酰胺

B、甲氨蝶呤

C、苯妥英钠

D、抗组胺药物

E、青霉素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B


问题 4 答案:D


问题 5 答案:E

第9题:

患儿,2个月,患儿足月剖宫产,出生后就发现上唇左侧一裂隙,出生后患儿喂养情况一般。临床检查见患儿左侧上唇一裂隙,裂隙至上唇皮肤,鼻底未见裂开,口内牙槽突及腭部未见裂开。
这种疾病的手术时机一般在出生后

A. 1个月
B. 6~9个月
C. 3~6个月
D. 1年
E. 2岁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患儿出生时伴有上唇单侧裂隙,现患儿1岁来诊。

如果该患儿母亲在妊娠期因病服用下列某种药物,与新生儿致畸无明显关系的是
A.环磷酰胺
B.甲氨蝶呤
C.苯妥英钠
D.抗组胺药物
E.青霉素

答案:E
解析:
1.目前认为唇裂畸因素刺激的最可能时间胎儿发育成形的前12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