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C服装企业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则下列符合法律规定的表述是(  )。[2002年真题]

题目
多选题
如果C服装企业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则下列符合法律规定的表述是(  )。[2002年真题]
A

C服装企业可以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

B县环保局和A市环保局属于共同被告

C

C服装企业和B县环保局属于狭义的诉讼当事人

D

人民法院可以为C服装企业指定诉讼代理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下列法律行为中,属下行政行为的有()。
A

县政府为建家属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承包合同

B

市政府与某房地产企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C

税务机关对漏税的某公司予以罚款

D

国家主席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行为是享有行政权能的组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法律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单方性、强制性和无偿性。选项A中的建筑承包合同属于经济合同,并不体现行政管理关系,因此不属于行政行为。B和C选项属于行政管理行为。选项D表述的行为是国家行为,也属于行政行为的一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第2题:

多选题
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是(  )。
A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

B

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

C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D

同级人民检察院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予以提出并由人民法院对该案重新审判所应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①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②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第3题:

单选题
在我国,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通常是指行政主体与(  )之间的行政争议。[2012年真题]
A

行政相对人

B

行政相关人

C

其组成部门

D

其工作人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行政诉讼的内容是解决行政争议,这是行政诉讼区别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通常是指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之间的外部行政争议,行政主体相互之间的和行政主体与其构成单位或工作人员之间的内部行政争议在我国不通过行政诉讼途径解决,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畴。

第4题:

多选题
本案中,货物的风险转移界限是(  )。[2008年真题]
A

货物交乙公司时

B

货物运至B国港口时

C

货物在A国C市港口装上船

D

运输船舶开航时


正确答案: A,C
解析:
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在船上交货或者卖方取得被如此交付后的货物。自货物装上船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即转移。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被装上买方指定的船上前,卖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和费用。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被装上买方指定的船上后,买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第5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术语可以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  )
A

EXW

B

FAS

C

CIP

D

CIF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项,EXW工厂交货(……指定地点),适用于任何运输工具;B项,FAS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C项,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D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在船上交货或者卖方取得被如此交付后的货物;DDP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可用于所有运输方式。

第6题:

单选题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后生效。[2000年真题]
A

报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

报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C

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D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正确答案: D
解析:
《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7题:

单选题
甲省乙市工商管理局对出售盗版光盘的个体户丙处以罚款,如丙不服,(  )申请行政复议。[2006年真题]
A

应当向乙市人民政府

B

可以向乙市工商管理局

C

应当向甲省工商管理局

D

可以向乙市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但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题中丙作为行政复议申请人,可以选择向乙市工商管理局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乙市工商管理局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第8题:

单选题
我国宪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的(  )项基本权利。
A

24

B

25

C

26

D

2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宪法》第2条第1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的公民权利是基本权利和自由,如生命权、财产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它们反映了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成员的人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如此重要,以致必须通过一国最高法的形式加以确定和申明。我国《宪法》用18个条文列举了公民的26项基本权利。

第9题:

单选题
甲为某国家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在某个项目中挪用了巨额财产,事后怕被发现,甲携带所挪用的公款潜逃至A国,对甲的行为,应按()定罪处罚。
A

挪用公款罪

B

贪污罪

C

滥用职权罪

D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还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为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转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被要约人声明或作出其他行为表示同意一项要约。即是承诺,缄默或不行动本身不等于接受

B

对要约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限制或者其他更改的答复,一般即为拒绝该项要约,并构成反要约

C

对要约表示接受但载有添加或不同条件的答复,如所载的添加或不同条件在实质上并不改变该项要约的条件,除要约人在不过分迟延的时间内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反对其间的差异外,仍构成承诺

D

承诺的生效时间原则上是采取发出生效的原则.对口头要约,承诺必须立即作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承诺是受要约人按照要约所规定的方式,对要约的内容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同意意味着受要约人对要约的主要条款的认可,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改变,则为反要约,而不是承诺。要约一经承诺,合同即成立。承诺于表示同意的通知送达要约人时生效。通知应在要约人规定的时间内送达要约人。口头要约,承诺应当立即做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