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s,阻

题目
单选题
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s,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A

0.04

B

0.05

C

0.06

D

0.07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场地类型为II类,结构自振周期为1s,阻尼比ζ=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罕遇地震,计算地震烈度为8度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接近下列( )项数值。
A. 0.44 B. 0.45 C. 0.60 D. 0.9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 1.4条和第5. 1.5条,αmax = 0.90;又因为为8度罕遇地震,Tg =0.45;阻尼比ζ=0.05;则:

第2题:

某Ⅱ类土质场地位于7度烈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场地中有一突出台地,台地高15 m,台地顶、底边缘水平投影距离为25 m,建筑物距台地最小距离为30 m,建筑物阻尼比为0.05,自震周期为1.3 s,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 0.04
B 0.05
C 0.06
D 0.07

答案:B
解析:
① 不考虑地形影响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αmax=0.12,Tg=0.35s Tg<T<5Tg,曲线为曲线下降段
② 不利地段对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λ。λ=1+1.0×0.4=1.4 α=λα'=1.4×0.037=0.05

第3题:

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08 (B)0.09
(C)0.10 (D)0.12


答案:A
解析:

第4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地震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考虑多遇地震影响,建筑物阻尼比为0.05,结构自震周期为1.2 s,采用浅基础,基础埋深为2 m,基础宽度为2.6 m,非液化黏土层位于0~6 m,承载力特征值为250 kPa,液化粉土层位于6~12 m,承载力特征值为120 kPa,基础底面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压力为220 kPa,该场地粉土层震陷量的估算值为( )m。

A 0.14
B 0.24
C 0.34
D 0.50

答案:B
解析:
0.44d1=0.44×12=5.28 m>2.6 m,取B=5.28m
k值为
修正系数ξ为
d=d0+db-2=7+2-2=7(m)

第5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Ⅰ类。建筑物 A和建筑物B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5s和Tb=0.4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如果建筑物A和B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aA和aB。则aA/aB的值为( )。

A.0.5
B.1.1
C.1.3
D.1.8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5.1.4条及5.1.5条计算
Tg=0.3s,假定阻尼比为0.05
aA/aB=amax/[(Tg/TB)γη2amax]

根据规范图5.1.5得
aA=η2amax=amax

第6题: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  )有关。

A.设计地震分组和地震烈度
B.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C.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烈度
D.场地类别和地震烈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2.3条,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

第7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型为Ⅱ类,建筑物阻尼比为0.06,自震周期为2.5 S,该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 0.04
B 0.05
C 0.17
D 0.20

答案:D
解析:
Tg=0.45+0.05=0.50(s)
αmax=0.9,曲线位于曲线下降段终点亦即直线下降段起点。

第8题:

某7度区某钢筋混凝土标准设防类多层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2012年真题]
.假设,该建筑结构本身的计算自振周期为0.5s,周期折减系数为0.8。试问,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08
B、0.09
C、0.10
D、0.12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某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 s,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 0.04
B 0.05
C 0.06
D 0.07

答案:D
解析:
Tg=0.40gTg<T<5Tg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为曲线下降段,(ζ=0.05)αmax=0.24

第10题:

某建筑工程场地类别为II类,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中斜坡高度为18m,斜坡水平长度为20m,建筑物与斜坡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5m,建筑物自振周期为0.3s,则在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
A. 0.24 B. 0.34 C. 0.44 D. 0. 54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24;场地特征周期:Tg=0.35s;
由于0.1<T=0.3s<Tg,所以,根据图 5.1.5,α1=αmax=0.24;
已知H=18m,H/L=18/20=0.9,则α2=0.4;L1/H=15/18=0.83<2.5,因此,取附加调整系数ξ=1; 则局部突出地形顶部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为:
λ=1+ξα2=1+1×0.4=1.4 ;
根据第4.1.8条条文说明,不利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影响系数:α=α1·λ=0.24×1.4=0.34,因此在多遇地震,不利场地条件下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为0. 34。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