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饱和软黏土建筑地基,厚度H=6.3m,压缩模量为1.6MPa,地下水位与饱和软黏土层顶面相齐。现拟采用预压法,打设塑

题目
单选题
某一饱和软黏土建筑地基,厚度H=6.3m,压缩模量为1.6MPa,地下水位与饱和软黏土层顶面相齐。现拟采用预压法,打设塑料排水板至饱和软黏土层底面,软黏土层顶面分层铺设80cm砂垫层(天然重度为18kN/m3),然后采用100kPa大面积真空预压4个月,固结度达到80%。计算时,取修正系数ξ=1.0。试问:此时的残留沉降量(mm)最接近下列()项。()
A

80

B

90

C

100

D

11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饱和软黏土地基,土层厚度15m,下部为强度较高的粉质黏土,若该饱和软黏土的含水量为50%,渗透系数为5×10-7cm/s,不排水强度Cu=5kPa,若进行大面积的地基处理,下列方法较为适宜的是(  )。

A.强夯法
B.灌浆法
C.换土垫层法
D.堆载预压法

答案:D
解析:
强夯法适合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等地基;换土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堆载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根据题意,应选堆载预压法。

第2题:

对于( )类地基土,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时要慎重。
A.泥碳土 B.淤泥和淤泥质土
C.冲填土 D.饱和软黏土


答案:A
解析:
预压法(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预压法处理软基的两个要素是:①设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由于时间因素与排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设排水通道可加速地基固结,减少建筑物使用期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②施加使地基固结的荷载。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孔压消散,有效应力增加,地基固结压密,地基强度提高。

第3题:

与软黏土地基某时刻的主固结沉降计算无关的土工参数是(  )。

A、土层厚度
B、土的渗透系数
C、土的压缩模量
D、土的变形模量

答案:D
解析:
现场载荷试验时,土体处于无侧限条件下,所测得的模量称为变形模量,是土体自身属性,而软黏土地基某时刻的主固结沉降计算是随着时间变化而进行变化的,根据土层的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初始孔隙比、土层厚度和给定的时间进行计算。

第4题:

某地基土层剖面如图8-11所示。其中,中砂的地下水位以上的密度ρ为1.9g/cm3,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密度ρsat为2.0g/cm3;软黏土的饱和密度ρsat也为2.0g/cm3。地下水位由地面下4m处下降到距地面20m的软黏土层顶面,因此引起软黏土层的压缩变形。在软黏土层的中点A处采取土样,测得其压缩系数α=0.8MPa-1。若在地下水位开始下降时,软黏土中A点的初始孔隙比e0=0.9,则该软黏土层的最终压缩量最接近于( )mm。

A. 280.5 B. 302.5 C. 324.4 D. 325.4


答案:B
解析:
地下水位下降使孔隙水压力降低,根据有效应力原理,有效应力就会增加,产生附加应力,从而导致软黏土层的压缩。由于地下水位只下降到软黏土层的顶面,所以在该顶面以下,附加应力是一常量。压缩量的计算具体如下:

第5题:

场地为饱和淤泥质黏性土,厚5.0m,压缩模量ES为2.0MPa,重度为17.0kN/m3,淤泥质黏性土下为良好的地基土,地下水位埋深0.50m。现拟打设塑料排水板至淤泥质黏性土层底,然后分层铺设砂垫层,砂垫层厚度0.80m,重度20kN/m3,采用80kPa大面积真空预压3个月(预压时地下水位不变)。问固结度达85%时的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
A. 15cm B. 20cm C. 25cm D. 10cm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某建筑场地饱和淤泥质黏土层15~20m厚,现采用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问下述哪个选项不属于排水固结法?( )
A.真空预压法 B.堆载预压法
C.电渗法 D.碎石桩法


答案:D
解析:

第7题:

甲、乙两软黏土地基土层分布如图5-1所示,甲地基软黏土厚度h1为8.0m,乙地基软黏土层厚度h2为6. 0m,两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相同当甲地基预压240天时地基固结度达0.8,问乙地基需要预压( )天地基固结度也可达到0. 8。

A. 175
B. 155
C. 135
D. 115


答案:C
解析:

第8题:

位于城市中心区的饱和软黏土地基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方法比较合适的是(  )。

A、振冲法
B、强夯法
C、降水预压法
D、深层搅拌法

答案:C
解析:
降水预压法是在建筑物建造以前对场地进行预压,使地基在逐渐预压过程中排水固结,沉降基本完成,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适用于饱和黏性土的处理。A项,振冲法是利用振动器边振边冲,使松砂地基密实,或在黏性地基中成孔填入碎石后形成复合地基;B项,强夯法在饱和黏性土中使用效果不好掌握,应慎重对待,而且噪声和振动比较大;D项,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做固结剂,通过特质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弱黏土和水泥或石灰强制搅拌,使黏性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地基土。

第9题:

某地基中有一8m厚度饱和软黏土层,其下为粉土层,采用打设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已知软土的天然重度、天然孔隙比、压缩指数分别为y= 17kN/m3,e0=1.6, Cc = 0.55,沉降修正系数取1.0。平均潮位与饱和软黏土顶面相齐。该层顶面分层铺设80cm砂垫层,重度为19kN/m3,塑料排水板打至软黏土层底面,正方形布置,间距 1.3m,然后采用80kPa大面积真空预压6个月。按正常固结土考虑,其最终固结沉降量最接近( )m。
A. 0. 86 B. 1.00 C. 1.09 D. 1.44


答案:C
解析:
根据《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6)第3. 2. 4条,对正常固结土,
有pc=p0则最终固结沉降量为:

第10题:

某建筑场地上部分布有12m厚的饱和软黏土,其下为中粗砂层,拟采用砂井预压固结法加固地基,设计砂井直径dw=400mm,井距2.4m,正三角形布置,砂井穿透软黏土层。若饱和软黏土的竖向固结系数Cv=0.01m2/d,水平固结系数Ch为Cv的2倍,预压荷载一次施加,加载后20天,竖向固结度与径向固结度之比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不考虑涂抹和井阻影响)(  )。

A. 0.20
B. 0.30
C. 0.42
D. 0.56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