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料料场详查阶段取样组数应按岩性、风化程度分别取样。同一岩性取样不少于(  )组。

题目
单选题
堆石料料场详查阶段取样组数应按岩性、风化程度分别取样。同一岩性取样不少于(  )组。
A

5

B

6

C

7

D

8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第6.2.3条第3款规定,详查阶段堆石料、砌石料按不同岩性、不同风化状态分别取样试验,每一主要有用层岩样应不少于6,人工骨料取样组数宜适当增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工试验取样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组。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第2题:

以下关于混凝土拌合物取样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B.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2倍
C.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一次采样方法
D.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答案:A,D
解析:

第3题:

下列材料取样规则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每50吨为一批,不足50吨也为一批

B、同一批次的合成纤维取样量至少为50kg

C、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橡胶止水带每进场批次取一组

D、橡胶止水带接头每进场批次取样不少于5%,且不少于一组


答案:C

第4题:

截取混凝土和岩层抗压芯样应符合()。

  • A、缺陷位置能取样应尽量截取一组;
  • B、有缺陷位置可以不取样;
  • C、强化岩层在接近桩部位截取一组岩样,遇分层时宜在各层取样;
  • D、当桩长大于等于30m时,截取芯样不少于4组;
  • E、当钻芯孔数大于一个且在某一孔在某深度在缺陷时,应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芯样。

正确答案:A,E

第5题:

利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取样时应做到( )。[2008年真题]
A.子组内取样间隔越长越好
B.过程稳定性好时可以适当加大子组间取样间隔
C.同一子组应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取得
D.尽量缩短子组间取样间隔
E.过程劣化时可以适当加大子组间取样间隔


答案:B,C,D
解析:
在许多控制图的计算过程中,在确定中心线及控制限时,需要抽取多个样本。在有关的控制图标准中,这样的样本称为子组,相应的样本量n称为子组大小。一般取 20~25个子组,子组大小一般取为4或5。利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取样时为了使得所取数据属于同一总体,同一子组的数据应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取得,故要求在短间隔内来取。过程稳定性好时可以适当加大子组间取样间隔。

第6题:

利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取样时应做到( )。

A.子组内取样间隔越长越好

B.过程稳定性好时可以适当加大子组间取样间隔

C.同一子组应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取得

D.尽量缩短子组间取样间隔

E.过程劣化时可以适当加大子组间取样间隔


正确答案:BC
BC。

第7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对于料堆取样,应()。

A.在料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取一份试样,混合后按四分法分料取样
B.从料场或料堆的许多不同位置分别取部分样品,然后将这些小样品混合成一个样品
C.取样时宜用平锹将料堆表面的料铲平,呈台阶状,然后取料
D.取样时要按先周边,再顶部的顺序进行


答案:A,B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JTGE51-2009T0841),规定料堆取样:应在料堆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取一份试样,混合后按四分法分料取样;应从料场或料堆的许多不同位置分别取部分样品,然后将这些小样品混合成一个样品。

第8题:

土的实际干密度可用“环刀法”测定。其取样组数为:柱基回填取样不少于柱基总数的 ( ),且不少于 5 个。

A、3%

B、5%

C、10%

D、20%


参考答案C

第9题:

人工骨料料场详查阶段取样组数应按岩性、风化程度分别取样。同一岩性取样不少于( )组。

A.5
B.6
C.7
D.8

答案:A
解析:
人工骨料料场详查取样组数应按岩性、风化程度分别取样,同一岩性不少于5组,同一风化层取样数量不应少于3组,初查时可适当减少。

第10题: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那么取样和试件留置应符合()规定。

  •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 B、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两次
  • C、每工作班拌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两次
  • D、每次取样应留置两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