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手卫生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方法有何要求?

题目
问答题
手卫生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方法有何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体积应满足

A、生产方式要求

B、测定方法要求

C、采样仪器要求

D、生产时间要求

E、测定仪器要求


参考答案:B

第2题: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对采样时间有一定的规定,每个样品的采样时间应满足

A、生产方式的要求

B、测定方法的要求

C、采样仪器的要求

D、生产时间的要求

E、测定仪器的要求


参考答案:B

第3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问题:1.你认为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有何要求?2.可疑标本采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采集可疑标本样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参考答案:1.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要求(1)采集对象: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根据需要可采集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2)采集标本的种类: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血清、粪便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其他脏器。(3)采集标本时间1)咽、鼻拭子或含漱液、粪便在发病后头3天内采集。2)急性期血清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恢复期血清在发病后2~4周采集。3)尸检标本尸检时采集。2.可疑标本采样时注意事项(1)病毒分离标本:应采集发病后3天内相关标本进行分离病毒。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液为:普通肉汤,pH7.4~7.6的Hank液、Eagle液或水解乳蛋白液。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生素,抗生素多用青、链霉素(1000U/ml),庆大霉素(其终浓度为1mg/ml)和制霉菌素(终浓度为50μg/ml)。主要的采集样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2)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3)鼻咽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黏液。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黏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3次。4)鼻洗液:患者取坐姿,头微后仰,用移液管将1~1.5ml洗液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咽腔。然后让患者低头使洗液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重复此过程数次。洗两侧鼻孔最多可用10~15ml洗液。5)漱口液:用10ml洗液漱口。漱口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咽部转动。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注:取鼻洗液和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生素有过敏史,如有则洗液和含漱液中不应含有抗生素。6)肺活检材料:肺活检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过的乳钵磨碎,用生理盐水配成20%悬液,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上述提到的抗生素。7)粪便标本:采集10~20g粪便(或用塑料杆人造纤维头的肛拭子2支)放入含有10mlPBS或生理盐水无菌的50ml有螺旋盖的塑料瓶内,密封,4℃环境下立即送至有关实验室。(2)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5~10ml。急性期血样应尽早采集,一般不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血液标本2000~2500转/分离心15分钟。收集血清,血清可在4℃存放1周,长期保存置﹣20℃。3.采集可疑标本样品的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1)禽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禽流感病例)标本必须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且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一级容器),拧紧。(2)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3)直接在一级容器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患者姓名。(4)同时也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禽流感人体标本送检表中,连同一级容器封于塑料袋内。(5)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二级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容器内,拧紧盖,在容器上标明有关信息。(6)将二级容器摆放在专用运输箱内(或疫苗运输箱),放入冰排,然后以柔软物质填充,并密封。1)同一患者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二级容器内。2)二级容器要承受不少于95kPa的压力,内衬具吸水和缓冲能力的物质。3)若进行病毒分离,可将密封好的装有标本的一级容器直接放入液氮运输罐内运输。4)所有容器必须印有危险生物标注。5)标本需由专人(2人)运送,不得邮寄,最好使用专车。(7)标本的运送:采集的标本若不能在24小时内送达,则应尽快在﹣70℃以下保存。无﹣70℃条件的需在﹣20℃冰箱短时间暂存,并尽快联系递送标本。

第4题:

根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下列()是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

  • A、收集器及吸收剂
  • B、采样速度
  • C、采气量
  • D、采样时间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关于监测采样的时间和频次的规定指出,该标准规定的三项指标均指任何1h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故在采样时应做到:①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②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③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④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要求的限制。

第6题:

职业卫生采样方法目前常用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两种。( )


答案√

第7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监测采样时间和频次的有关规定,在采样时应做到:①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②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③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④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要求的限制。

第8题: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采样标签应包括

A、品名、来源、数量、采样方式、采样地点、采样人

B、品名、来源、数量、采样地点、采样人、采样时间

C、品名、来源、数量、采样人、采样地点

D、品名、数量、采样地点、采样方式、采样时间

E、品名、来源、数量、采样时间、采样地点


参考答案:B

第9题:

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

A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

B采样标准和采样时间

C采样地点和采样频次

D采样标准和采样地点


A

第10题:

某市卫生局接到报告,2005年3月2日,某市报告某社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病例。作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你被委派到该社区发病现场采样。你认为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采样的对象、采样时间、采样种类要求
(1)采集对象: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根据需要可采集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
(2)采集标本的种类: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血清、粪便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其他脏器。
(3)采集标本时间
1)咽、鼻拭子或含漱液、粪便在发病后头3天内采集。
2)急性期血清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恢复期血清在发病后2~4周采集。
3)尸检标本尸检时采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