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界址点的精度分()。

题目
单选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界址点的精度分()。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界址点分为三级:一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米;二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米;三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10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定级估价、()等。

A:地籍档案建立
B:地籍图测绘
C:界址点测定
D:宗地图测绘

答案:A
解析:
地籍管理是以土地权属管理为核心,综合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估价、地籍档案等各项管理措施为一体的地籍管理体系。

第2题: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

  • A、1:1000
  • B、1:2000
  • C、1:5000
  • D、1:500

正确答案:D

第3题:

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依据是(  )。

A.《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B.《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C.《地籍调查规程》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答案:B
解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是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依据。农村土地调查中,由于调查比例尺所限,城镇等建设用地内部调查将无法全面使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因此,为了适应农村土地调查需要,可以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有关建设用地进行归并。

第4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地籍调查的基本技术依据的是()。

  • A、《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 B、《城市测量规范》
  • C、《地籍图图式》
  • 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正确答案:D

第5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依据的土地利用分类是:()。

  •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城镇土地分类。 
  • C、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 D、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正确答案:D

第6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界址点的精度分()。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正确答案:C

第7题: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宗地编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编立。

  • A、四级
  • B、五级
  • C、六级
  • D、三级

正确答案:D

第8题: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有(  )。

A.《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B.《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C.《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
D.《工程测量规范》
E.《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答案:A,C,E
解析:
土地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有:《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等。

第9题: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为()厘米。

  • A、±5
  • B、±7.5
  • C、±10
  • D、±15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适用于城镇和村庄大比例尺地籍调查的是()。

  • A、《土地分类(试行)》
  • B、《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 C、《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D、《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