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原则上愈早愈好,伤后()小时内手法操作容易,复位效果较佳()

题目
单选题
骨折复位原则上愈早愈好,伤后()小时内手法操作容易,复位效果较佳()
A

1~5

B

1~6

C

6~12

D

12~24

E

5~1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进行骨折复位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原则上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B.原则上将近侧骨折段对准远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C.应在肢体的中立位进行复位

D.应在肢体的功能位进行复位

E.原则上应以反折、回旋的手法进行复位


正确答案:A

第2题:

治疗闭合性骨折时,下列哪项不应作为切开复位的指征

A、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

B、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

C、全身多处骨折

D、骨折并发主要血管损伤

E、手法复位未达到解剖复位要求


参考答案:E

第3题:

范某,男,30岁,因暴力伤致右肱骨螺旋形骨折并移位,伤后右手不能抬起、手背麻木。临床治疗应( )。

A、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B、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C、手术切开复位探查桡神经

D、手术切开复位探查正中神经

E、手术切开复位探查尺神经


参考答案:C

第4题:

什么叫骨折复位和骨折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的要求如何?


正确答案: 将移位的骨折端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支架作用就叫骨折复位。运用手法使骨折复位就称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的要求是:及时、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

第5题:

骨折复位原则上愈早愈好,伤后( )小时内手法操作容易,复位效果较佳

A、1~5

B、1~6

C、6~12

D、12~24

E、5~12


参考答案:B

第6题:

进行骨折复位,下述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

A.将远端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B.将近侧骨折段对准远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C.应在肢体的中立位进行复位

D.应在肢体的功能位进行复位

E.原则上应以反折、回旋的手法进行复位


正确答案:A

第7题:

什么叫骨折复位和骨折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的要求如何?试述骨折复位的标准?


正确答案:将移位的骨折端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支架作用就叫骨折复位。运用手法使骨折复位就称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的要求是:及时、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 骨折复位的标准是: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解剖复位可使骨折端稳定,便于早期练功,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对所有骨折都应力争达到解剖复位。 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对不能达到解剖复位者,应力争达到功能复位。它的标准是:①对线: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角移位若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有一定的矫正和适应,但成人不宜超过1°,儿童不宜超过15°。成角若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矫正和适应,则必须完全复位。②对位: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③长度: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下肢骨折缩短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成人则要求缩短移位不超过1cm。

第8题:

在进行骨折复位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原则上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B、原则上将近侧骨折段对准远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C、应在肢体的中立位进行复位

D、应在肢体的功能位进行复位

E、原则上应以反折、回旋的手法进行复位


参考答案:A

第9题:

骨折手法复位要点不包括

A. 早

B. 稳

C. 准

D. 巧

E. 解剖复位


正确答案:E

第10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骨折两周后不宜手法整复
  • B、手法操作原则:“子求母”,即骨折的远端对近端
  • C、手法整复后摄片复查,固定后再透视,满意方可离去
  • D、凡手法复位不满意,均不可切开复位,故要谨慎复位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