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病人,50公斤,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毕给予新斯地明拮抗残余肌松,合适的剂量为()

题目
单选题
男性35岁病人,50公斤,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毕给予新斯地明拮抗残余肌松,合适的剂量为()
A

0.5毫克

B

1毫克

C

1.5毫克

D

2毫克

E

以上用量无差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男性35岁病人,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时,给予肌松药后出现血压降低,心率135次/分,该肌松药最可能是()
A

阿曲库铵

B

维库溴铵

C

顺式阿曲库铵

D

潘库溴铵

E

哌库溴铵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54岁男性患者行择期胆囊切除术,麻醉维持用异氟烷、N20、芬太尼和筒箭毒碱。术毕应用吡啶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残余肌松后拔除导管,术后静注吗啡给予镇痛。术后1小时,患者心率为40次/分,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吗啡

B

吡啶斯的明

C

普萘洛尔

D

阿托品的反常效应

E

芬太尼的后遗效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54岁男性患者行择期胆囊切除术,麻醉维持用异氟烷、N20、芬太尼和筒箭毒碱。术毕应用吡啶斯的明和阿托品拮抗残余肌松后拔除导管,术后静注吗啡给予镇痛。术后1小时,患者心率为40次/分,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吗啡
  • B、吡啶斯的明
  • C、普萘洛尔
  • D、阿托品的反常效应
  • E、芬太尼的后遗效应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男性。45岁,体重110kg,身高170cm,打鼾病史多年。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用常规剂量丙泊酚(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术中维持采用异氟烷(异氟醚)+氧化亚氮吸入。2h手术未加用肌松药和芬太尼。术毕停用异氟烷(异氟醚)和氧化亚氮,给予常规剂量肌松拮抗药,2min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由于气管导管不能耐受,遂拔除气管导管。但随即出现严重的打鼾声,并且氧饱和度有下降的趋势。病人出现这一情况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舌后坠
  • B、误吸
  • C、肌松药残余作用
  • D、氧化亚氮所致通气弥散障碍
  • E、外科原因

正确答案:A

第5题:

男性35岁病人,50公斤,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毕给予新斯地明拮抗残余肌松,合适的剂量为()

  • A、0.5毫克
  • B、1毫克
  • C、1.5毫克
  • D、2毫克
  • E、以上用量无差异

正确答案:D

第6题:

男性,45岁,50kg,因右肝癌在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持续时间4h,术中输红细胞10单位,术毕以新斯的明3.5mg加阿托品1mg拮抗肌松,效果不明显。下一步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行动脉血气分析
  • B、监测病人体温
  • C、继续加大新斯的明用量
  • D、继续机械通气呼吸支持
  • E、维持循环功能正常

正确答案:C

第7题:

男性,45岁,50kg,因右肝癌在全麻下行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持续时间4h,术中输红细胞10单位,术毕以新斯的明3.5mg加阿托品1mg拮抗肌松,效果不明显。

下一步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A.行动脉血气分析
B.监测病人体温
C.继续加大新斯的明用量
D.继续机械通气呼吸支持
E.维持循环功能正常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