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区CT
腮腺区MRI
腮腺区B超
腮腺造影X线片
腮腺平片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145—150题共用题干)
女性,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
145.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皮脂腺囊肿
B.耳下淋巴结转移癌
C.腮腺混合瘤
D.腮腺淋巴瘤
E.慢性淋巴结炎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单选题女性,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黏连。 治疗该病最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 保留面神经顺包膜将肿瘤切除B 如果肿瘤位于腮腺浅叶,则保留面神经将浅叶及肿瘤一并切除C 如果肿瘤位于腮腺深叶,则保留面神经将肿瘤及全腺叶一并切除D 保留面神经在正常腺组织内将肿瘤一并切除E 无论肿瘤位于浅叶或深叶,均切除全腺叶及肿瘤,保留面神经
单选题患者,女,58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7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5cm×4cm×3cm大小,表面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 皮脂腺囊肿B 慢性淋巴结炎C 腮腺多形性腺瘤D 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E 耳下淋巴结转移癌
单选题患者,女,58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7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5cm×4cm×3cm大小,表面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A 唾液分泌量检查B 唾液成分化验C 穿刺细胞学检查D 唾液涂片检查E 切除活检
女性,58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7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6cm×4.5cm×3cm大小,表面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如果肿块近期增长加快,并出现疼痛、瘤体固定等征象,则应考虑诊断为 A.继发腮腺区淋巴结炎 B.多形性腺瘤恶变 C.转移癌 D.继发进行化脓性腮腺炎 E.多形性腺瘤继发感染
单选题女,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限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 皮脂腺囊肿B 耳下淋巴结转移癌C 腮腺多形性腺瘤D 腮腺沃辛瘤E 慢性淋巴结炎
患者,女,58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7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5cm×4cm×3cm大小,表面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皮脂腺囊肿 B.慢性淋巴结炎 C.腮腺多形性腺瘤 D.腮腺多形性腺瘤恶变 E.耳下淋巴结转移癌
女,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限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皮脂腺囊肿B、耳下淋巴结转移癌C、腮腺多形性腺瘤D、腮腺沃辛瘤E、慢性淋巴结炎
单选题患者,女,58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7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5cm×4cm×3cm大小,表面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中不应包括()A 口角歪斜B 下唇麻木C Frey综合征D 涎瘘E 耳垂麻木
女,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限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粘连。如果肿块近期生长加速,并出现疼痛、瘤体固定等征象,则应考虑诊断为()。A、皮脂腺囊肿恶变B、恶性多形性腺瘤C、多形性腺瘤恶变D、转移癌E、沃辛瘤恶变
女性,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黏连。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中不应包括( )A、口角歪斜B、耳垂麻木C、涎瘘D、下唇麻木E、Frey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