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评估指标中的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

题目
单选题
纳税评估指标中的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利润总额

C

应纳税所得额

D

主营业务利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体系。下列税率计算的公式正确的是( )。

A.薪金所得:应纳税额=(全月薪金收入- 2000元)×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B.劳动报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30%

C.稿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D.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30%


正确答案:AC

第2题: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

A.该企业应纳的所得税税额为650万元

B.该企业应纳的所得税税额为510.73万元

C.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2042.9万元

D.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2600万元


正确答案:BC
解析:本题中,业务招待费多列支4万元;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多列支23.9万元,银行利息15万元。在利润总额基础上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2000+4+23.9+15=2042.9(万元),应纳所得税=2042.9×25%≈510.73(万元)。故本题答案为BC。

第3题:

在纳税评估中,所得税负担变动率为( )。

A.(评估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基期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100%

B.(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

C.(评估期所得税负担额-基期所得税负担额)÷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

D.评估期所得税负担额÷基期所得税负担额×100%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的所定义为税收利益的是().

  • A、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 B、免除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 C、推迟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 D、逃避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D

第5题:

税基确认的具体步骤是( )。

Ⅰ.减去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各项所得,得到调整后的收入

Ⅱ.将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相应的税率表,得到应纳税额

Ⅲ.在调整后的收入中,减去法律允许的标准扣除或专项支出,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Ⅳ.个人所得税额已在各季度或月份预缴的部分,应从应纳税额中扣减,得到纳税人汇算清缴时的纳税义务

Ⅴ.计算税法规定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的各项所得税总额

A.Ⅰ、Ⅱ、Ⅲ、Ⅳ、Ⅴ

B.Ⅱ、Ⅲ、 Ⅰ、Ⅴ、Ⅳ

C.Ⅴ、Ⅰ、Ⅲ、 Ⅱ、Ⅳ

D.Ⅱ、 Ⅰ、Ⅳ、Ⅴ、Ⅲ


参考答案:C
解析:各种所得都是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但构成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所得等于全部应税所得减去法律允许扣除的成本和费用之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基的确认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计算税法规定的应纳个人所得的各项所得总额;第二步,减去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各项所得,得到调整后的收入;第三步,在调整后的收入中,减去法律允许的标准扣除或专项支出,得到应纳税所得额;第四步,将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相应的税率表,得到应纳税额;第五步,个人所得税额已在各季度或月份预交的部分,应从应纳税额中扣减,得到纳税人汇算清缴时的纳税义务。

第6题:

个人所得税中,偶然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_____。


答案: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第7题:

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而扣除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计算的应纳税额。( )


正确答案:√
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而扣除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计算的应纳税额。

第8题: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并按()减征()。

A、应纳税所得额 70%

B、应纳税额 30%

C、应纳税额 70%

D、应纳税所得额 30%


参考答案:B

第9题:

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全额扣除。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1-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减免税额。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