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题目
单选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A

减少尿酸排泄

B

预防痛风发作

C

抑制尿酸生成

D

减少尿酸析出

E

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治疗痛风的药物中,属于抑制尿酸药的是

A、别嘌醇

B、丙磺舒

C、秋水仙碱

D、苯溴马隆

E、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A

第2题: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为抑制尿酸生成可选用A.别嘌醇B.秋水仙碱C.泼尼松龙S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为抑制尿酸生成可选用

A.别嘌醇

B.秋水仙碱

C.泼尼松龙

D.苯溴马隆

E.双氯芬酸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痛风药物治疗。抑制粒细胞浸润宜用秋水仙(该题和70题的题干可能有误)促进尿酸泄苯溴马隆(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对剧痛者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芬酸,次选布洛芬、尼美舒利。双氯芬酸等不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镇和抗炎,且能抑制尿酸盐结晶的吞噬,可作急性期的基本用药,或在秋水仙碱疗效不时作为替代药。

第3题:

抑制尿酸生成抗痛风药是()。

A.秋水仙碱

B.苯溴马隆

C.别嘌醇

D.双氯芬酸

E.泼尼松


正确答案:C

第4题:

女性,48岁,患痛风5年,24h尿酸排泄量47.5mm0l/L(800mg/d1),口服别嘌醇,该药的作用是()

  • A、减少尿酸排泄
  • B、预防痛风发作
  • C、抑制尿酸生成
  • D、减少尿酸析出
  • E、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正确答案:C

第5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小时尿酸排泄量3.9mmol/L(66mg/dl)口服丙磺舒,其作用是

A.减少尿酸排泄
B.抑制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
C.减少尿酸析出
D.抑制尿酸生成
E.增加尿酸排泄

答案:E
解析:
丙磺舒的作用是增加尿酸排泄。

第6题:

别嘌醇治疗痛风的机制是该药抑制

A.黄嘌吟氧化酶

B.腺苷脱氨酸

C.尿酸氧化酶

D.鸟嘌吟脱氢酶

E.黄嘌呤脱氢酶


正确答案:A

第7题: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促进尿酸排泄可选用A.别嘌醇B.秋水仙碱C.泼尼松龙SX

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促进尿酸排泄可选用

A.别嘌醇

B.秋水仙碱

C.泼尼松龙

D.苯溴马隆

E.双氯芬酸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是痛风药物治疗。抑制粒细胞浸润宜用秋水仙(该题和70题的题干可能有误)促进尿酸泄苯溴马隆(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对剧痛者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芬酸,次选布洛芬、尼美舒利。双氯芬酸等不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镇和抗炎,且能抑制尿酸盐结晶的吞噬,可作急性期的基本用药,或在秋水仙碱疗效不时作为替代药。

第8题:

患者,男,79岁,因“反复胸痛1年,再发1周”入院。入院后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高尿酸血症。入院时患者左膝关节红肿,疼痛剧烈,查肾功能示尿酸465.0μmol/L。医师考虑患者痛风发作,拟予口服别嘌醇0.1g,tid降尿酸治疗。处方有误的地方是()

A.这名患者血压高,不能用别嘌醇

B.这名患者痛风急性发作,不能用别嘌醇

C.这名患者有冠心病,不能用别嘌醇

D.这名患者尿酸水平高,不能用别嘌醇


正确答案:B

第9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 )。

A.碱化尿液
B.减少尿酸排泄
C.减轻肾脏负担
D.增加尿酸排泄
E.抑制尿酸生成

答案:D
解析:
丙磺舒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尿酸排泄。

第10题:

男性,40岁,患痛风10年,24h尿酸排泄量是3.9mmol/L(66mg/dL),现口服丙磺舒。该药的主要作用是()。

  • A、抑制尿酸生成
  • B、减少尿酸排泄
  • C、增加尿酸排泄
  • D、碱化尿液
  • E、减轻肾脏负担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