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债务,承担(  )。[2003年真题]A连带保证责任B无限连带保证责任C一般保证责任D保证赔偿责任

题目
多选题
乙公司对甲公司所欠债务,承担(  )。[2003年真题]
A

连带保证责任

B

无限连带保证责任

C

一般保证责任

D

保证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担保法》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丙致使以保证人的身份在借款合同中签字,则丙( )。 A.仅对主债务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B.仅对主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C.对全部债务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D.对全部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正确答案:D

第2题:

甲向乙借款,丙为此提供连带保证担保。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甲的还款日期为2003年10月1日。但直到2006年5月2日,乙从来没有向甲或者丙提出过任何还款请求。时至2006年5月2日,已请求甲还款,甲说:“我虽然也知道已经超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期限,但我还是愿意偿还借款。可是我现在没有钱,你可以请求丙承担保证责任。”乙便请求丙承担保证责任。那么,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丙应当无条件承担保证责任,在为其承担的是连带保证责任

B.丙应当承当保证责任,因为其承担的是连带保证责任

C.丙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应承担赔偿责任

D.丙可以主张已过讲座时效的抗辩,该抗辩不因甲的放弃而受影响


正确答案:D

 本题的考点是保证期间以及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我国《担保法》第26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因此本题中,乙作为甲的连带保证人,在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形下,其保证期间是6个月,从题中可以算出,保证期间截至2004年5月1日。从此日起,保证责任免除。而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关于俩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保证之债作为一种债的表现形式,其诉讼时效应从2004年5月1日起算,至2006年5月1日起截至。诉讼时效终止,丙的保证之债不再具有强制执行力而变为自然之债,而不再受甲影响。因此,综上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3题:

甲和乙对丙的债务同时提供保证担保,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依法应承担( )

A、一般保证责任

B、连带保证责任

C、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保证责任

D、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


参考答案:B

第4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货物后,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货款,丙公司作为甲公司的保证人保证甲公司按合同的约定向丙公司支付货款。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货物后,甲公司自行将自己对乙公司的债务部分转让给丁公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丙公司按照原保证合同对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B:丙公司不再对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C:丙公司对未转让部分的债务向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D:丙公司对转让部分的债务向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答案:C
解析:
《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解释》第29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保证人仍应当对未转让部分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甲公司将部分债务转让,丙公司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丙公司对未转让部分的债务仍应承担保证责任,所以C选项正确。

第5题:

甲与乙订立一买卖合同,甲又与丙订立一保证合同,约定丙对乙履行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甲地甲公司向乙地乙公司购买钢材 100 吨,履行地点在丁地,价格 100 万元。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丙地丙公司应甲的要求为其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乙公司在丁地交付货物后,甲公司未能按约付款,丙公司也拒不承担保证责任。 问:现在乙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和丙承担责任,它应当向何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乙公司只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则其应当向何地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1)乙公司起诉甲公司和丙公司承担责任,可以向甲地(甲公司住所地)或者丁地(合同履行地点)人民法院起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中相对于丙公司的担保合同,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合同被称为主合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案件管辖。本案中,甲地是甲公司的住所地,丁地是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且乙公司已履行交货义务。
(2)乙公司只起诉丙公司承担责任,则应该向丙地(丙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合同发生纠纷,债权人向担保人主张权利的,应当由担保人住所地的法院管辖。本案中,丙地是丙公司的住所地

第7题:

甲公司作为保证人为乙公司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提供保证,经查实,乙公司的实际投资为600万元,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不承担民事责任

B.甲公司对注册资金不足的部分400万元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C.甲公司对注册资金不足的部分40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D.甲公司对注册资金不足部分的200万元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参考答案:C
解析:保证人对债务人的注册资金提供保证的,债务人的实际投资与注册资金不符,或者抽逃转移注册资金的,保证人在注册资金不足或者抽逃转移注册资金的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第8题:

甲公司向银行贷款50万元,乙以自己的一处房产做抵押并登记,同时提出保证人丙企业为连带保证人为其担保,但未约定实现债权的方式。贷款到期后,甲公司不能履行债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先由丙企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不足部分以房产作价给付

B.首先以房产作价给付,不足部分由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C.应当同向乙和丙企业主张担保责任

D.银行有权选择放弃要求乙公司以房产作价给付,而直接要求丙企业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ABC
《物权法》第l76条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第9题:

乙公司与丙公司交易时以汇票支付。丙公司见汇票出票人为甲公司,遂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请丁公司为该汇票作保证,丁公司在汇票背书栏签注“若甲公司出票真实,本公司愿意保证。”后经了解甲公司实际并不存在。丁公司对该汇票承担什么责任?()

A:应承担一定赔偿责任
B:只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不承担票据保证责任
C:应当承担票据保证责任
D:不承担任何责任

答案:C
解析:
保证不得附有条件;附有条件的,不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本案中,丁对汇票保证所附条件不影响保证的效力。本题的答案为C。

第10题:

共用题干

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前,丙公司和丁公司作为保证人在汇票上签章,没有记载保证日期和被保证人,但是注明只有在被保证人的财产被强制执行后仍不足以支付债务时丙公司和丁公司方承担保证责任,并且注明丙公司和丁公司承担按份保证责任,丙公司向债权人承担40%的保证责任,丁公司承担,60%的保证责任。乙公司将汇票转让给张某,张某提示付款时被银行拒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丙公司和丁公司是甲公司的保证人
B:丙公司和丁公司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不是连带保证责任
C:丙公司和丁公司按照约定的份额承担按份保证责任
D:出票日期是保证日期

答案:A,D
解析:
根据《票据法》第10条和第11条第1款的规定可知,除了法律规定的税收、继承、赠与这三种情况之外,票据的取得必须支付对价和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否则不能取得票据权利。本案中,甲拾得某银行签发的金额为5000元的本票,其行为既无对价,又没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因此不能取得票据权利。乙虽然不知本票系甲拾得,但由于其是根据赠与行为无偿取得该票据,因此乙享有的票据权利不能优于其前手即甲的权利,甲不享有票据权利,乙当然也不享有,所以银行可以拒绝乙所提出的付款请求。
《票据法》第35条第1款规定了委任背书,也称委托收款背书。委任背书,是指以委托他人代替自己行使票据权利、收取票据金额为目的而为的背书。委任背书不是票据权利的转让,而是一种以背书形式进行的委托。本题中出票人记载“不得转让”,该限制是指不得转让背书,委任背书不是转让背书,因此乙公司有权将汇票背书给张某,所以A选项不正确,B选项正确。根据《票据法》第35条的规定,张某不能再将汇票转让,所以C选项正确。委任背书的被背书人不是票据权利人,背书人与被背书人之间不存在保证关系,本题中乙公司不对张某承担保证责任,所以D选项正确。
根据《票据法》第46、47条的规定,丙公司和丁公司在汇票承兑前签章,没有记载被保证人,因此出票人是被保证人,所以A选项正确。没有记载保证日期,出票日期为保证日期,所以D选项正确。虽然丙公司和丁公司在保证签章时附有条件,但是不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因此丙公司和丁公司对被保证人承担的仍然是保证责任,它们之间仍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所以BC选项不正确。
A选项中支票的大写金额和小写金额不一致,支票无效,付款行未尽审查义务向持票人支付支票金额的行为存在重大过失,因此付款行应向受有损失的出票人甲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所以A选项正确。《票据法》第15条规定,失票人通知付款人挂失止付,付款人应当暂停向一切人支付,不能向持票人支付j也不能向失票人支付,因此B选项不正确。依《票据法》第105条,C选项中乙公司挂失前付款人已经向持票人支付汇票金额,而且银行在审验票据的过程中没有玩忽职守,因此失票人无权要求付款人承担责任,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中虽然是由于法院工作人员的过失未将停止支付通知书送达付款行,付款行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行为没有过失,因此付款行不承担责任,所以D选项不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