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涌水量小于40m3/h的新建矿井井筒施工,合理的防治水方法有()

题目
多选题
预计涌水量小于40m3/h的新建矿井井筒施工,合理的防治水方法有()
A

工作面预注浆十吊泵排水

B

工作面预注浆十吊桶排水

C

井筒泄水法

D

工作面预注浆十卧泵排水

E

冻结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煤矿防治水细则》规定,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m³/h的矿井,主要水仓有效容量按照V=2(Q+3000)计算,其中Q代表()。

A.矿井每小时的最大涌水量

B.矿井每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C.矿井每天的最大涌水量


答案:B

第2题: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者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h的正常涌水量。


正确答案:8

第3题: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所承担排水区域()h的正常涌水量。

A.8

B.12

C.16


答案:A

第4题:

某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为800m3/h,设计井底主排水系统时,该矿井井底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

A.4h矿井正常涌水量
B.6h矿井正常涌水量
C.8h矿井正常涌水量
D.12h矿井正常涌水量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矿井的风井井筒及井下相关巷道工程。井筒净直径5.5m,全深450m。根据该井筒地质检查钻孔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表明:并筒穿越的岩层多数为厚层泥岩,其中央杂少量薄层砂质泥岩。井筒在深205~230m穿过两条落差小于5m的断层,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预计涌水量4m3/h。该风井井筒工业广场地面较平坦。资料表明该地区历史最高洪水位为+501.5m,最近10年最高洪水位为+500.5m。施工单位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了井筒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井筒的防治水方案如下:(1)考虑到预计涌水量较小,井筒施工排水采用了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2)为防止地面洪水,井筒临时锁口标高按高于近10年的最高洪水位考虑,确定为+500.6m。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l:井筒施工到井深160m时突遇断层出水,涌水量达40m3/h,发生了淹井事故。
事件2:巷道施工期间钻孔探水时,由于钻孔设施问题和操作使用不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工期。
事件3: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恰逢雨季连续暴雨,加之附近山洪暴发,导致工业广场积水,水位高度达到+500.8m,致使积水迅速超过井口灌入矿井,发生了淹井事故,所幸并下人员及时撤离,未造成伤亡。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哪些问题?说明正确做法。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案例中所述事故,简述防止发生淹井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哪些?
?4.淹井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淹井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并排除,试简述淹井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井筒施工组织设计防治水方案存在的问题:(1)存在问题:井筒防治水方案缺少穿过断层的探水措施。正确做法:按相关规定,穿过导水断层应先探后掘。(2)存在问题:井筒施工排水采用风动潜水泵加吊桶排水不合理。正确做法:井筒施工应有预防井筒涌水的措施,应按规定布置排水系统(配齐排水供电电源排水泵、排水管路等)。(3)存在问题:井筒施工地面防洪标高设计不合理,临时锁口标高小于矿山建设安全的规定。正确做法:按规定井筒临时锁口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若低于最高洪水位时,必须采取防洪安全措施。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2.井筒施工期间突遇断层发生淹井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1)地质资料不准确(断层位置、涌水量大小)。(2)没有遵循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探水、治水。(3)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不足。
?3.防止发生淹井事故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应制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巡视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处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危险设备管理制度等。(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根据该企业的特点,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非安全管理人员要强调“一岗双责”,明确各级负责安全的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车间(或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和作业工人的安全职责。(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好“三同时”规定,具体到该企业,就是保证淹井事故防控设施的完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齐全有效、各种救助设施的配备和完善,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淹井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6题: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的正常涌水量。

A、12h

B、10h

C、8h

D、15h


答案:C

第7题: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立方米/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

A.500

B.1000

C.2000

D.3000


正确答案:B

第8题: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h的正常涌水量。

A.8

B.12

C.16


答案:A

第9题:

预计涌水量小于40m3/h的新建矿井井筒施工,合理的防治水方法有( )。

A.工作面预注浆+吊泵排水
B.工作面预注浆+吊桶排水
C.井筒泄水法
D.工作面预注浆+卧泵排水
E.冻结法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综合防治水的方法。一般在预测井筒涌水量超过10m3/h时就要采取工作面注浆措施。井筒工作面涌水量不超过8m3/h时,采用吊桶排水较为合适。利用吊泵排水,井筒工作面涌水量以不超过40m3/h为宜。卧泵排水的优点是不占用井筒空间,卧泵故障率低,易于维护,可靠性好,流量大扬程大,适应性更广。综合上述分析选项ABD的治水方法合理。

第10题:

某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为800m3/h,设计井底主排水系统时,该矿井井底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 )。


A. 4h矿井正常涌水量 B. 6h矿井正常涌水量
C. 8h矿井正常涌水量 D. 12h矿井正常涌水量


答案:C
解析:
矿井正常涌水量在1 000mVh及其以下,井底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 矿井正常涌水量。釆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4h采区正常涌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