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硐室全断面施工法和普通巷道施工法基本相同,硐室全断面施工法一般适用于()。A 稳定及整体性好的岩层B 稳定性较好岩层C 不稳定岩层D 完整性岩层

题目
单选题
硐室全断面施工法和普通巷道施工法基本相同,硐室全断面施工法一般适用于()。
A

稳定及整体性好的岩层

B

稳定性较好岩层

C

不稳定岩层

D

完整性岩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两侧导硐施工法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松、软岩层且掘进宽和高都大于()米的硐室。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C

第2题:

根据硐室断面大小及其围岩的稳定程度,硐室施工方法主要分为()。

A. 一次成形施工法
B.分层施工法
C.导硐施工法
D.全断面施工法
E. 二次成形施工法

答案:B,C,D
解析:

第3题:

两侧导硐施工法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松、软岩层,掘进宽和高都大于()米的硐室。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井下硐室全断面施工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断面施工法的工序简单
B.施工速度较慢
C.掘进高度一般不得超过4~5m
D.围岩的维护工作相对困难
E.适用于围岩好的锚喷支护巷道

答案:A,C,D,E
解析:
掘进高度一般不超过4∽5m,是一次成巷,工序简单,劳动效率高。缺点是顶板围岩暴露面积较大,维护较难,上部炮眼装药及爆破后处理浮石较困难。故选ACDE。

第5题:

硐室全断面施工法和普通巷道施工法基本相同,硐室全断面施工法一般适用于( )。

A.稳定及整体性好的岩层
B.稳定性较好岩层
C.不稳定岩层
D.完整性岩层

答案:A
解析:
P82-85
全断而施工法和普通巷道施工法基本相同。在常规设备条件下,全断面一次掘进硐室的高度,一般不得超过4-5m。这种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稳定及整体性好的岩层。

第6题:

根据硐室断面大小及其围岩的稳定程度,硐室施工方法主要分为()。

A.机械施工法
B.全断面施工法
C.部分断面施工法
D.分层施工法
E.导硐施工法

答案:B,D,E
解析:

第7题:

当地质条件复杂且硐室断面特大时,通常采用()。

A.全断面施工法
B.分层施工法
C.分次施工法
D.导硐施工法

答案:D
解析:

第8题:

大断面硐室施工方法包括()

A、全断面施工法

B、台阶施工法

C、导硐施工法

D、集中施工法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关于硐室施工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硐室施工方法分为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导硐施工法
B.交岔点反向施工时应采用下行分层施工法
C.硐室高度较大不便施工时,应将整个硐室形成台阶状分层施工
D.岩层稳定性好、高度不超过5m时,可采用全断面施工法

答案:B
解析:
根据硐室断面大小及其围岩的稳定程度,硐室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即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导硐施工法。因而,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当用全断面一次掘进围岩维护困难,或者由于硐室的高度较大而不便于施工时,将整个硐室分为几个分层,施工时形成台阶状,也即是分层施工法。因而,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在常规设备条件下,全断面一次掘进硐室的高度,一般不得超过4~5m。这种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稳定及整体性好的岩层;如果采用光爆锚喷技术,适用范围可适当扩大。其优点是一次成巷,工序简单,劳动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缺点是顶板围岩暴露面积较大,维护较难,上部炮眼装药及爆破后处理浮石较困难。因而,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10题:

  在中等稳定岩层中施工长30.0米,宽5.0米,高6.0米的硐室,采用现浇混凝土作为永久支护,合理的施工方法是(  )。

  A.全断面施工法

  B.分层施工法

  C.分段施工法

  D.导硐施工法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