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草鱼接种草鱼出血性灭活疫苗草鱼会产生对草鱼出血病病原的抵抗力而对其他病毒没有抵抗力,这说明免疫具有的特性是(  )

题目
单选题
给草鱼接种草鱼出血性灭活疫苗草鱼会产生对草鱼出血病病原的抵抗力而对其他病毒没有抵抗力,这说明免疫具有的特性是(  )
A

识别自身

B

识别非自身

C

特异性

D

免疫记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的免疫期为()

A、15个月

B、18个月

C、12个月

D、6个月


参考答案:C

第2题:

实验室确诊草鱼出血病是采用()对疑似病例进行病毒分离

A、草鱼胃细胞系

B、草鱼淋巴细胞系

C、草鱼肾细胞系

D、草鱼肠道细胞系


参考答案:C

第3题:

草鱼出血病病毒感染鱼的症状不包括( )

A.草鱼鱼苗大量死亡

B.出现红鳍,红腮

C.感染草鱼可出现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

D.眼突出

E.出现溃疡,肠道无弹性


正确答案:E

解析:草鱼出血病病毒感染鱼的症状不包括出现溃疡,肠道无弹性。

第4题:

热污染对鱼类的生存影响很大,实验表明热致死率为()

  • A、草鱼>鲢鱼>鳙鱼
  • B、鳙鱼>鲢鱼>草鱼
  • C、草鱼>鳙鱼>鲢鱼
  • D、鲢鱼>鳙鱼>草鱼

正确答案:C

第5题:

浅述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发病季节到来以前,人工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或免疫组织浆。
(2)用出血病免疫疫苗浸泡当年夏花,亦有效果。
(3)采用生态防病养殖法。稀养、混养、加强管理,可以降低发病率。
(4)药物防治。先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达到0.7g/m3,再按每万尾鱼种以500g大黄拌入饵料中投喂,6d为一个疗程,头天应加倍。
(5)发病季节每半月用二氧化氯消毒1次,用量0.5g/m3水体。
(6)聚维酮碘30g/m3水体浸浴草鱼种15~20min,可预防草鱼出血病。也可全池泼洒,用量为0.2~0.5mL/m3水体。
(7)每千克饲料中加200g黄芩、黄柏、大黄、板蓝根,再加170g食盐,拌匀后制成颗粒药饵,投喂,连喂7~10d

第6题:

用()可有效灭活草鱼出血病病毒

A、乙醚

B、氯仿

C、加热65℃lmin

D、聚维酮碘


参考答案:D

第7题: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是什么?


正确答案: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et.V.)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的主要品种,其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20%,但是草鱼病害多,以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of Grass Carp)最重。从鱼苗到商品鱼的成活率仅仅为10~15%,当年和1足龄草鱼极易发病死亡,因此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水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50年代,倪达书等已经注意到草鱼容易发生出血症状的鱼病。以后,1972年用分离病毒的方法从病鱼组织得到滤液感染草鱼,获得典型的出血病症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8)(1980)分离出一种病毒,暂时命名为草鱼疱疹病毒(Herpesvirusof Grass Carp),但是1983,1984根据病毒的形态和理化特性,更改为草鱼呼肠弧病毒(Reovirusof Grass Carp)以后又有报道,认为应该称为鱼呼肠弧病毒(Fish Reovirus)。90年,武汉病毒所,命名为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 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1989年,杭州大学生物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报道了以出血病病鱼组织的电镜研究中发现两种两个点颗粒,一种就是呼肠弧病毒,另外一种就是20~30nm大小的病毒,前者是双股RNA病毒,后者是单股RNA病毒,对照病毒的形态大小,初步鉴定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l)病毒。
电镜观察:
1.大病毒颗粒——呼肠弧病毒呈现六角形,直径80nm,核心部分20nm主要存在肾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肠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微血管的内皮细胞。
2.小颗粒病毒——小RNA病毒科病毒呈六角形,约24nm,除存在于和大病毒颗粒相同的细胞内外,还发现在脾网状细胞,嗜酸性白细胞。
健康草鱼分别注入呼肠弧病毒与小病毒颗粒的悬液后,25~30℃饲养,发生典型的草鱼出血病症状,并导致病鱼死亡。呼肠弧病毒组的死亡率平均为66.13%,小病毒颗粒组平均为64%。

第8题:

草鱼出血病概念、病原、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


答案:
概念:是由GCHV引起的草鱼在育种阶段发生的急性、出血性高死亡率的病毒性传染病。 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
症状:红肌肉型 较小鱼种(7-10cm); 红鳍红鳃盖型 较大鱼种(>13cm);肠炎型 大小草鱼。肠炎型以肠出血为主;红肌肉型肌肉出血为主; 126.com红鳍红鳃型以体表出血为主;鱼红细胞、血浆总蛋白、血和尿素氮明显下降;血液指标发生变化:钾离子增加,钙离子减少;白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单核、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
流行规律:危害对象:草鱼,体长 2.5-15cm的鱼种;流行季节:6-9月 ;水温:20—33℃发生;流行地区广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灭活疫苗浸浴或注射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4,发病季节,每月用药治疗一个疗程。(鱼体注射出血病组织匀浆;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表面活性剂;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
细菌性败血症:①危害:危害鱼种多,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经济损失大,②病原体:嗜水气单胞病,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③原因:放养密度大,防治工作为加强。养殖环境力降低。病雨死鱼未及时处理,加剧了疾病的流行。鱼长期近亲繁殖,鱼体抵抗力下降。鱼运输中缺乏检疫,使病原体广泛流行。病原菌毒力加强。④症状:早期,口腔,鳍基,眼眶、鱼体两侧、腹部、有轻度出血。(2)打开后,胃肠道有少量食物。(3)随病情发展,上述部位充血,出血,肌肉红色,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打开腹部有肝、脾、等器官肿大,有腹水(4)花鳃
 

第9题:

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的制备中,需在60℃恒温水浴中灭活2小时。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预防草鱼出血病可以注射()灭活疫苗或三联灭活疫苗。


正确答案:出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