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φ18±0.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18.05,标准差A=0.05。 回答{

题目
不定项题
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φ18±0.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18.05,标准差A=0.05。 回答{TSE}问题{TS}该生产过程偏移系数k为(  )。
A

0.5

B

0.25

C

1.0

D

O.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车间生产滚珠,从长期实践可以认为滚珠的直径服从正态分布,且直径的方差为б2=0.04,从某天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9个,测得直径平均值为15毫米,试对α=0.05,求出滚珠平均直径的区间估计。


参考答案:

第2题:

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 18。05,标准差σ=0.05。

该生产过程偏移系数K为( )。

A.0.5

B.0.25

C.1.0

D.0.4


正确答案:B
解析:K=2ε/T=2|M-μ|/T=2×0.05/0.4=0.25。

第3题:

已知某企业生产铜丝,其直径X~N(32.5,1.12),现从该企业生产的一批铜丝中随机抽取6个样品,测得直径均值X=31.13mm,假定现在生产的铜丝的标准差未变。

检验铜丝抗拉强度均值是否变小的原假设H0为( )。

A.μ=32.5

B.μ<32.5

C.μ≥32.5

D.μ≤32.5


正确答案:C
解析:(1)由于要检验强度是否变小,故原假设用μ32.5。

第4题:

已知某企业生产铜丝,其直径X~N(32.5,1. 12),现从该企业生产的一批铜丝中随机抽取6个样品,测得直径均值31. 13mm,假定现在生产的铜丝的标准差未变。
检验铜丝抗拉强度均值是否变小的原假设H0为( )。
A. μ


答案:D
解析:
由于要检验强度是否变小,故原假设用μ≥32. 5。

第5题:

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18 ±0. 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 18.05,标准差σ=0.05。
该生产过程的能力指数Cpk为( )。
A. 1.0 B. 1.33 C. 1.67 D. 2.0


答案:A
解析:
有偏移过程的情况下,生产过程的能力指数:

第6题:

某输气管线的规格尺寸为Ф426×10,其公称直径为DN()。A.416B.406C.400D.426

某输气管线的规格尺寸为Ф426×10,其公称直径为DN()。

A.416

B.406

C.400

D.426


正确答案:C

第7题:

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18 ±0. 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 18.05,标准差σ=0.05。
该生产过程偏移系数欠为( )。
A. 0.25 B. 0.4 C. 0.5 D. 1.0


答案:A
解析:
轴的直径要求属于有偏移过程的情况,偏移系数为:

第8题:

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18±0.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 18.05,标准差σ=0.05。

该生产过程偏移系数K为( )。

A.0.25

B.0.4

C.0.5

D.1.0


正确答案:A
解析:轴的直径要求属于有偏移过程的情况,偏移系数为:

第9题:

轴的直径公差为(2.0±0. 01) mm,用X—s图对其直径进行监控,子组大小为5,下列情况中,显示过程异常的是( )。
A.有一根轴直径大于2. 01
B.有一根轴直径小于1. 99
C.有一子组的均值大于上控制限
D.有一子组均值小于公差下限
E.控制图上有7个点子连接递增


答案:C,E
解析:
。根据控制图判异准则来判断过程是否异常,选项C为判异准则1,选项E为判异准则3,所以选项C、E正确。控制图上的点子为根据样本子组计算的数值,子组中单个样品的值不能代表子组的情况。所以选项A、B为错项。

第10题:

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18 ±0. 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μ= 18.05,标准差σ=0.05。
在上述状态下技术管理能力( )。
A.过高 B.很好 C.勉强 D.很差


答案:C
解析:
过程能力指数Cp值的评价参考如表所示。由于该过程存在偏移,过程能力指数为1.0,属于III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