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纬度地带性:是由于太阳光热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使地球表面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现象出现近于东西廷伸,南北更替的带状分布规律。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为什么说美国和中国是温特尔主义最大的受益者?


正确答案: 温特尔主义的特征是:围绕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模块生产与组合,标准制定者在完成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中,在与模块生产者的分工中,最终完成以双赢为基础的控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温特尔主义使得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她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的流向为手段,以产品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制定来保证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根本利益,具有制定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力量,因而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在全球的产业进行了重组的过程中,当产品标准与商业游戏规则得到确定后,规模与成本便重要因素,中国具有生产、组合各类模块的动态比较优势,因而也是其最大的受益者。

第3题:

为什么说维生素D缺乏主要原因是阳光照射不足?


正确答案:
人体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普遍很少,
因此皮肤内维生素D的合成是体内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因而日光紫外线照射不足是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第4题:

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自然辩证发的创立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确答案: (1)18世纪未19世纪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历史背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从18世纪60年代起始于英国的第一头次技术革命和继之而来的产业革命,既向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科学提供了新的事实,更为科学提供了新的交流方法,从而使科学在19世纪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影响深远的一些重要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如在天文学上,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1796年)分别提出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去假设。在地质学上,英国科学家莱伊尔1830年发表“地球演化学说”,在物理学上焦耳发现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从而动摇了形而上学的基础,在化学上1824年由维等人合成尿素,在生物上,1838年施旺提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1958年达尔文创立特种起源论,对于这些重要的发现,恩格斯经过反复研究,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把蕴含在当时诸多科学发现中的思想精华作了概念性升华,从而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凤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完善,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毕竟是19世纪的产物,其中的一些表述已过时,有些表述不包括科学发展的新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条件下发展恩格斯的观点,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发展恩格斯自然观的基础,开成新自然观,对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加以概括,提升补充到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中,开成新的方法论,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形成新的科学技术观。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第5题:

为什么说平均数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正确答案:就多数社会经济变量数列分配情况来看,通常是接近平均数的标志值居多,而远离平均数的标志值很少,而且与平均数离差愈小的值次数愈多,而离差愈大的值次数愈少,形成正离差和负离差大体相等。整个变量数列以平均数为中心而左右被动,所以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第6题:

美国有许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第7题: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

  • A、自然环境因素
  • B、生产力发展水平
  • C、历史社会政治因素
  • D、生产布局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

A、工农业生产布局

B、人口分布

C、消费水平

D、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A

第9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了由()制造的导弹,创造了武器系统采用制导技术的先例。

  • A、德国
  • B、美国
  • C、俄罗斯
  • D、英国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


正确答案: 在美国,人们常常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东北部和中西部,称为“冷冻地带”,而把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类型的墨西哥湾沿岸和东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带,称为“阳光地带”。美国的“阳光地带”在地域范围上,也常包括太平洋沿岸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及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甚至还有人把整个北纬37°以南的地区,统称为“阳光地区”。
美国经济的发展以位于落基山脉以东、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一线以北的北部地区为最早,它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源地,经济最发达。这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国著名的两大“制造业带”,即被称为美国经济地理“纵轴”的“波士(顿)华(盛顿)”工业带和被称为美国经济地理“横轴”的五大湖南岸工业带。纵、横两轴不仅是北部地区经济的核心,也是全国的经济心脏。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北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使它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南部地区工资低、工人组织程度差、地价便宜、原料丰富,因而北部财团,甚至外国资本都纷纷到南部建厂。南部工农业发展速度超过北部,财团势力的增长也很快。人口南移在七十年代迅速增加,到八十年代初期,每年净迁入南部地区的人口达1,000多万人。目前,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州。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南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四,铜约占五分之三,与军事有关的工业以及旅游业等也迅速发展。因此,人们说美国生产布局和人口分布出现了向“阳光地带”移动的趋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