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水盐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太平洋海水盐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如何?


正确答案: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它各大洋。年均温在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88%,其中年均温在25℃以上的面积约达35%。太平洋与其它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但由于有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点。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40°间,东部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40°~60°间,东部沿岸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的海水温度。而且在北纬45°~50°间和南纬50°~60°间,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差变化大的缘故。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平洋表层的水温1°~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入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第2题:

海水冰点密度最大的温度与盐度有什么关系?盐度24.9的海水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盐度小于24.95的咸水或淡水,最大密度时的温度在冰点之上,由密度最大时的温度开始,无论升温或降温,密度都逐渐变小;盐度大于24.95的海水,这与绝大多数物质随温度升高密度下降相一致,最大密度时的温度在冰点之下。
(2)盐度24.9的海水冰点和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相等。

第3题:

高中地理《海水的盐度》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上午 福建省厦门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海水的盐度
2.内容:
海水中含有许多盐类物质,海水的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人们通常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3.5%。
全球海洋表层的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图3.6)。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4%。盐度最低的海区在波罗的海,盐度低于1%。
海水盐度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图3.7)。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在近岸地区,盐度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的影响。





思考:
(1)为什么赤道地区海水盐度比副热带海区低?
(2)为什么50°~60°纬度的海区,南半球海区的盐度高于北半球海区的盐度?
(3)读图3.8,想一想为什么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波罗的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提示:从纬度位置、气候特点、淡水汇入情况、海区形状几个角度分析)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讲清楚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3)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
1.为什么红海的海水盐度最高?
2.采用地理探究法进行教学有哪些意义?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复习导入法,让学生回忆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总结出海洋表层水温的高低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其他理化性质还有什么规律可循,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海水盐度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海洋科普视频,提问学生: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海水中有哪些盐类物质?
【学生总结】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化钠和氯化镁。盐度是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即每100克海水中含有约3.5克的盐类物质。
(二)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师活动】展示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学生活动】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结合上节课所学习过的海水温度的知识,自主探究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教师提示】海水盐度最高峰、最低谷出现在哪里,南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副热带海区,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海区和低纬度海区递减。北半球高纬地区海水盐度比南半球低。
【教师总结】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高,是因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低纬地区海水盐度低,是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量最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北半球高纬地区有河流汇入,起到稀释作用,所以海水盐度更低。
【教师补充】教师补充长江口盐度分布图、红海海水盐度分布等图片,讲解海水盐度还会受到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的影响。
环节三:巩固提高
找出世界上海水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分别是哪个海区,并分析原因。
【师生归纳】红海盐度最高,原因是地处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而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河流汇入少,稀释作用弱;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不便。
波罗的海盐度最低,原因是海域较封闭,与大西洋等水体交换少;波罗的海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波罗的海纬度高,常年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资料,结合资料袋“大自然的杰作——彩色的海”,探究影响海水颜色的相关因素。
【板书设计】
海水的盐度
一、概念
二、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红海的海水盐度最高?
【参考答案】
(1)地处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而气温高蒸发旺盛。
(2)周围陆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没有较大河流汇入。
(3)海域狭长,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外海海水交换不便。
2.采用地理探究法进行教学有哪些意义?
【参考答案】
(1)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从地理现象中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3)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独立思考、提出假设、比较和类推思维,这些都是形成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

第4题:

盐度是海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所谓盐度就是海水中含盐量的浓度,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盐度为35标志着每千克海水中含有多少克盐?()

  • A、35
  • B、3.5
  • C、0.35
  • D、0.135

正确答案:A

第5题:

北纬50°同一大洋东岸的海水比西岸的海水()

  • A、温度高、盐度高
  • B、温度高、盐度低
  • C、温度低、盐度低
  • D、温度低、盐度高

正确答案:A

第6题:

海水盐度就是海水中含盐量的浓度,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 A、20
  • B、35
  • C、50
  • D、30

正确答案:B

第7题:

太平洋海水盐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70%为氯化钠,14%为氯化镁。为了表示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人们常用盐度来表示,即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盐度的大小取决于蒸发与降水的多少,同时与结冰、融冰、大陆径流及洋流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太平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5‰,但各个海区含盐量的多少悬殊很大。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略偏北),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盐度低,从西部的34.5‰降到东部的33‰;在南北副热带海域,因终年处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尤其是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更高,北半球一般在35~35.5‰,南半球一般在36~36.5‰;高纬度地区,因气温低,蒸发减弱,盐度变小,北太平洋北部在32‰以下,南太平洋南部为33.5‰。太平洋西部黄海、东海,因受大陆径流的影响,盐度小,不足34‰,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近中美地峡和智利南部沿海,因降水大于蒸发,故海水盐度也低,小于33‰。总之,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之分布规律是副热带海域盐度较高,由此向赤道和两极渐低。从东部和西部海域来说,西部亚洲大陆沿海盐度较小,东部南北美洲大陆沿海凡寒流经过地区和多雨地区,盐度也较小。

第8题:

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温度低于太平洋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热带和副热带海域的面积小;
2)与北冰洋水交换。

第9题:

太平洋水温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何谓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冷舌?


正确答案: 太平洋的水温较其他大洋更为温暖。全世界海洋平均温度为17.5度。太平洋平均海水温度为19度。就热带太平洋的表层水温分布特点为西暖东冷,西部为暖池,东部为冷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等温线呈楔形侵入西太平洋暖池,该冷水区被称为东太平洋冷舌。在热带西太平洋,常年存在一个海面水温较高的海域,称为.西太平洋暖池。

第10题:

海水盐度的概念。全球大洋的海水平均盐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以g/kg表示。海水的平均盐度约为3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