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字典太大了,带着去上课很不方便。周末的时候我想去买一个电子字典,你能和我一起去吗?★他想买电子字典。

题目
判断题
这本字典太大了,带着去上课很不方便。周末的时候我想去买一个电子字典,你能和我一起去吗?★他想买电子字典。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女:今年暑假有30天呢,我想去南方旅游,你呢?男:有点儿时间我还是想在家多休息,平时太忙了。问:他们在谈论什么?
A

暑假安排

B

回不回家

C

去哪里旅行

D

周末去哪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女:你明天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划船?男:别开玩笑了,你知道我晕船的。问:关于男的,可以知道什么?
A

晕船

B

想去划船

C

爱开玩笑

D

经常失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请根据教材第八课课文(三)“我想买件大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我”想买什么?最后谁和我去商店了?


参考答案:买一件大衣。丁兰。

第4题:

判断题
冬天快要到了,听说这里的冬天很冷。我还没有羽绒服呢,想去商场买一件。麦克也正想买一件大衣,于是我们就约好星期天一起去。★他和麦克打算星期天一起去商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田芳去哪儿了(一)田芳去哪了?(张东打电话找田芳……)张东:喂!是田芳吗?田芳妈:田芳不在。是东东吧。张东:阿姨,您好!田芳去哪了?田芳妈:她四点多就去同学家了。她中学的同学要出国,她去看看她。张东:什么时候能回来?田芳妈:她没说,你过一会儿再来电话吧。张东:好的。(张东又来电话了)张东:阿姨,田芳回来了没有?田芳妈:还没有呢。(二)他又来电话了田芳:妈妈,张东给我来电话了没有?妈妈:来了,你不在,我让他一会儿再来。(电话铃响了)妈妈:快!他又来电话了,你去接吧。(田芳接电话)田芳:我是田芳。张东:下午你呼我了吧?田芳:呼了,你下午做什么了?怎么没给我回电话?张东:对不起,我去踢足球了。你呼我的时候,我可能正在操场踢球呢。今天下午我们跟政法大学代表队比赛。田芳:你们队又输了吧?张东:没有。这次我们赢了。田芳:祝贺你们!张东:谢谢!哎,你呼我有什么事吗?田芳:我想问问你,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报名了没有?张东:报了。田芳: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张东:下星期六。田芳:每星期六你不是都要去学开车吗?张东:我已经毕业了。田芳:是吗?通过考试了?张东:通过了。你是不是也想考托福?田芳:对。我想明天去报名,你陪我一起去,好吗?张东:好。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语气助词“了”(1)及其疑问.否定形式的意义和用法。
(二)副词“再”和“又”的意义和用法。
(三)本课生词和课文内容,并能对打电话的功能项进行独立表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语气助词“了”(1)的意义和用法。
(二)副词“再”和“又”。
三、教学课时分工(4课时,两次完成)
(一)第1~2课时:
1.生词
2.语气助词“了”(1)
3.课文(一)
(二)第3~4课时:
1.副词“又”和“再”
2.课文(二)
3.课堂表演
四、教学步骤
(一)第2课时
1.导入(5分钟左右)
依照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如:周末你们去哪儿了?昨天晚上你们去哪儿了?做什么了?等等。用带“了”的正确形式重复学生的回答,并请全班同学集体重复一遍。最后引入课文:“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十一课”,请学生读课文标题。
2.生词(要求预习)(15~20分钟)
(1)出示生词卡片(一面汉字一面拼音)
集体认读生词,汉字有问题看拼音;领读;学生个别认读,纠音。
(2)重点生词听写(请同学到黑板上写)
踢 接 输 赢 祝贺 已经 考试 考 陪
(3)生词讲练:教师给出情境,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句子。
喂:打电话时的开头语
踢:踢球,踢足球
接:接电话
输:比赛输了,北京队输了(一般不说“输了比赛”)
赢:我们赢了。
祝贺:祝贺你!
已经:30课我们已经学了。他已经写完作业了。我已经毕业了。
考试:通过考试。你考试考得怎么样?
考:考大学,考听力,考汉语
陪:我陪你去。我陪朋友去商店。
(4)读生词及其扩展形式,在集体快速认读一遍生词卡
3.课文
课文(一)的内容(10~15分钟)
学生不看书,由教师叙述课文中的对话,学生听。(2遍)
(1)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谁给谁打的电话﹖
田芳在家吗?
谁接的电话?
田芳下午去哪儿了?(请学生们互相提问这一问题,并回答)(板书问题和回答)
她去做什么?(同上)
他什么时候回来?(同上)
过了一会儿,张东又打电话了吗?
田芳回来了没有?(请学生互相提问这一问题,并回答)(板书问题和回答)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目的是熟悉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2)语法讲练(20分钟左右)
第一,板书:
A:田芳下午去哪儿?
她去同学家。
B:田芳下午去哪儿了?
她四点就去同学家了。
请学生比较A组句子与B组句子(划横线部分)的不同点。
a.句尾的“了”表示以前的时间。
b.表示动作或事情已经发生或完成。
c.句尾有“了”的句子,说明已经说完了一个意思,后边要开始说别的内容。
第二,练习一:教师出示卡片并提问,学生用卡片上的词语回答问题,后两组由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
昨天你看球赛了吗?(去商店)(回家)(给他打电话)
你下午去哪儿了?(书店)(体育馆)(田芳家)
下午你做什么了?(去买磁带)(学太极拳)(吃饭)
否定形式用“没有”,但是不加“了”。
练习二:请学生给出肯定和否定的回答
你报名了吗?(买晚报)(预习生词)(复习语法)
句尾有“了”的句子,正反疑问句是“……了没有?”
练习三:请学生把前面练习中的问题变成正反疑问句,并回答。
田芳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呢。
有时候否定用“还没……呢”,表示要做的事现在还没做。
练习四:请学生用“还没……呢”回答前一个练习的问题。
补充问题:
你们来北京以后去香山了没有?
你们参加HSK考试了吗?
第三,读课文(5~7分钟)
教师领读,个别学生分角色读,适当纠音。
第四,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第五,复述课文(15~20分钟)
给出课文提示词(小黑板),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分句→整个句子;先引导学生说→教师带领学生说→学生个别说);学生从头到尾集体复述一遍;个别学生分角色复述;背诵;撤掉提示词,先让学生集体复述,然后个别同学分角色对话。
4.作业
(1)读课文(一),准备3~4课时表演
(2)预习课文(二)
(3)抄写课文(一遍),下节课听写
(4)书后练习
(二)第3~4课时
1.复习(10~15分钟)
听写课文的句子(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写);读课文;集体读听写的句子;个别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到前边表演课文(一)
2.课文(二)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看图一边听。(15分钟)
(1)回答下列问题:
田芳回来以后,妈妈说什么了?(板书“我让他一会儿再来。”)
张东又给她来电话了没有?(请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板书“张东又来电话了。”)
田芳给张东打电话了没有?(同上)
张东给田芳回电话了吗?(请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为什么?
足球比赛谁赢了?
张东上托福班,报名了没有?田芳知道吗?为什么?(板书“不是……吗?”)
张东每星期六做什么?田芳知道吗?为什么?
田芳明天想做什么?
3.语法讲练(15~20分钟)
(1)不是……吗?不需要回答,是强调说话人已经知道了。
(2)“再”和“又”
请学生看板书,教师引导他们说出“再”常常用于没发生的事;“又”常常用于已经发生的事(应该指出,“再”也可以用于过去式,关键在于事情发生了没有)。
练习:用课本第9页的练习,教师给出情景,学生说句子。学生看课本,集体重复一遍刚才的句子。
4.读课文(5~7分钟)
5.课文复述(20分钟)
具体过程同1.2课时。由于课文(二)较长,复述时可以分段进行。
6.课堂讨论(10~15分钟)
请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练习课文的对话,然后请1~2组同学到前面表演。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单选题
女:下周末你想跟我一起到海滩去吗?男:当然想,你开车吗?女:那有什么问题吗?我是个开车高手呢。男:我只希望你能比大学时候好些。问:关于女的,可以知道什么?
A

女的是高手

B

女的不会开车

C

女的以前开车水平不太好

D

女的不开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单选题
男:我的朋友都去北京旅游了,只有我一个人过周末。女:周末我跟朋友去打网球,你要一起去吗?问:女的是什么意思?
A

去看电影

B

去旅游

C

去见朋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要求:1、教学步骤要清晰;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一个词语和一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 田芳去哪儿了? (一)田芳去哪了? (张东打电话找田芳……) 张东:喂!是田芳吗? 田芳妈:田芳不在。是东东吧。 张东:阿姨,您好!田芳去哪了? 田芳妈:她四点多就去同学家了。她中学的同学要出国,她去看看她。 张东:什么时候能回来? 田芳妈:她没说,你过一会儿再来电话吧。 张东:好的。 (张东又来电话了) 张东:阿姨,田芳回来了没有? 田芳妈:还没有呢。 (二)他又来电话了 田芳:妈妈,张东给我来电话了没有? 妈妈:来了,你不在,我让他一会儿再来。 (电话铃响了) 妈妈:快!他又来电话了,你去接吧。 (田芳接电话) 田芳:我是田芳。 张东:下午你呼我了吧? 田芳:呼了,你下午做什么了?怎么没给我回电话? 张东:对不起,我去踢足球了。你呼我的时候,我可能正在操场踢球呢。今天下午我们跟政法大学代表队比赛。 田芳:你们队又输了吧? 张东:没有。这次我们赢了。 田芳:祝贺你们! 张东:谢谢!哎,你呼我有什么事吗? 田芳:我想问问你,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报名了没有? 张东:报了。 田芳: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张东:下星期六。 田芳:每星期六你不是都要去学开车吗? 张东:我已经毕业了。 田芳:是吗?通过考试了? 张东:通过了。你是不是也想考托福? 田芳:对。我想明天去报名,你陪我一起去,好吗? 张东:好。


正确答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语气助词“了”及其疑问、否定形式的意义和用法。
2、副词“再”和“又”的意义和用法。
3、本课生词和课文内容,并能对打电话的功能项进行独立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语气助词“了”的意义和用法。
2、副词“再”和“又”。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4课时,两次完成。
第1、2课时:
(1)生词
(2)语气助词“了”
(3)课文(一)
第3、4课时:
(1)副词“又”和“再”
(2)课文(二)
(3)课堂表演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导入(5分钟左右)
依照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如:周末你们去哪儿了?昨天晚上你们去哪儿了?做什么了?等等。用带“了”的正确形式重复学生的回答,并请全班同学集体重复一遍。最后引入课文:“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十一课”,请学生读课文标题。
二、生词(要求预习)(15-20分钟)
1、出示生词卡片(一面汉字一面拼音)
集体认读生词,汉字有问题看拼音;领读;学生个别认读,纠音
2、重点生词听写(请同学到黑板上写)
踢接输赢祝贺已经考试考陪
却是不及物动词,要说成“我跟他见了面”。
3、生词讲练:教师给出情境,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句子。
喂:打电话时的开头语
踢:踢球,踢足球
接:接电话
输:比赛输了,北京队输了(一般不说“输了比赛”)
赢:我们赢了。
祝贺:祝贺你!
已经:30课我们已经学了。他已经写完作业了。我已经毕业了。
考试,考:通过考试,考大学,考听力,考汉语……你考试考得怎么样?
陪:我陪你去。我陪朋友去商店。
4、读生词及其扩展形式,在集体快速认读一遍生词卡
三、课文(一)
课文(一)的内容(10-15分钟)
学生不看书,由教师叙述课文中的对话,学生听。(2遍)
1、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谁给谁打的电话﹖
田芳在家吗?
谁接的电话?
田芳下午去哪儿了?(请学生们互相提问这一问题,并回答)(板书问题和回答)
她去做什么?(同上)
他什么时候回来?(同上)
过了一会儿,张东又打电话了吗?
田芳回来了没有?(请学生互相提问这一问题,并回答)(板书问题和回答)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目的是熟悉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2、语法讲练(20分钟左右)
板书:A:田芳下午去哪儿?
她去同学家。
B:田芳下午去哪儿了?
她四点就去同学家了。
请学生比较A组句子与B组句子(划横线部分)的不同点。
1)句尾的“了”表示以前的时间。
2)表示动作或事情已经发生或完成。
3)句尾有“了”的句子,说明已经说完了一个意思,后边要开始说别的内容。
练习:教师出示卡片并提问,学生用卡片上的词语回答问题,后两组由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
昨天你看球赛了吗?(去商店)(回家)(给他打电话)
你下午去哪儿了?(书店)(体育馆)(田芳家)
下午你做什么了?(去买磁带)(学太极拳)(吃饭)
否定形式用“没有”,但是不加“了”。
练习:请学生给出肯定和否定的回答
你报名了吗?(买晚报)(预习生词)(复习语法)
句尾有“了”的句子,正反疑问句是“……了没有?”
练习:请学生把前面练习中的问题变成正反疑问句,并回答。
田芳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呢。
有时候否定用“还没……呢”,表示要做的事现在还没做。
练习:请学生用“还没……呢”回答前一个练习的问题。
补充问题:
你们来北京以后去香山了没有?
你们参加HSK考试了吗?
3、读课文(5-7分钟)
教师领读,个别学生分角色读,适当纠音。
4、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5、复述课文(15-20分钟)
给出课文提示词(小黑板),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分句→整个句子;先引导学生说→教师带领学生说→学生个别说);学生从头到尾集体复述一遍;个别学生分角色复述;背诵;撤掉提示词,先让学生集体复述,然后个别同学分角色对话。
四、作业
1、读课文(一),准备3、4课时表演
2、预习课文(二)
3、抄写课文(一遍),下节课听写
4、书后练习
第3、4课时
一、复习(10-15分钟)
听写课文的句子(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写);读课文;集体读听写的句子;个别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到前边表演课文(一)
二、课文(二)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看图一边听。(15分钟)
1、回答下列问题:
田芳回来以后,妈妈说什么了?(板书“我让他一会儿再来。”)
张东又给她来电话了没有?(请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板书“张东又来电话了。”)
田芳给张东打电话了没有?(同上)
张东给田芳回电话了吗?(请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为什么?
足球比赛谁赢了?
张东上托福班,报名了没有?田芳知道吗?为什么?(板书“不是……吗?”)
张东每星期六做什么?田芳知道吗?为什么?
田芳明天想做什么?
2、语法讲练(15-20分钟)
(1)不是……吗?不需要回答,是强调说话人已经知道了。
(2)“再”和“又”
请学生看板书,教师引导他们说出“再”常常用于没发生的事;“又”常常用于已经发生的事(应该指出,“再”也可以用于过去式,关键在于事情发生了没有)。
练习:用课本第9页的练习,教师给出情景,学生说句子。学生看课本,集体重复一遍刚才的句子。
3、读课文(5-7分钟)
4、课文复述(20分钟)
具体过程同1、2课时。由于课文(二)较长,复述时可以分段进行。
三、课堂讨论(10-15分钟)
请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练习课文的对话,然后请1-2组同学到前面表演。
四、作业
预习第三十二课生词和课文。

第9题:

单选题
男:我昨天没来上课,能借我看二下你的笔记吗?女:太不巧了,昨天我去医院了,也没来上课,你问一下莉莎吧。问:通过对话,可以知道什么?
A

女的昨天来上课了

B

男的昨天去医院了

C

男的昨天没来上课

D

女的有昨天的笔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男:你上周六去哪了?我去你家找你,可是你没在。女:是吗?我跟朋友一起去商店买衣服了。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