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国发第()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题目
单选题
2007年的国发第()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A

23

B

24

C

25

D

26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发布于()。

A2007年8月7日

B2007年12月1日

C2008年8月7日

D2008年12月1日


标准答案:A

第2题:

2007年8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规定()。
A.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B.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C.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
D.经济适用住房的具体建筑规模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答案:A,B,C
解析: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经济适用住房套型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经济适用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

第3题:

政府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是提供( )。

A.商品住房

B.限价商品住房

C.经济适用住房

D.廉租住房


正确答案:D

第4题: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 )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

A.低收入家庭
B.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C.中低收入家庭
D.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答案:B
解析: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第5题:

根据《关于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08]46号)中的规定,下列关于在编制住房建设规划时应突出重点,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及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住房建设规划成果中的附件应包括规划说明、研究报告与基础资料
B:要把普通住房供应作为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C:要根据本地住宅需求情况,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用途、土地开发规模和住宅供应用途
D:住房建设规划的成果由规划文本、图册与附件组成

答案:C
解析:
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建设年度计划,要根据本地住宅需求情况,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供应规模、土地开发强度和住宅供应规模。

第6题:

下列法律体系的内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

C、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D、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根据《关于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08]46号)中的规定,下列关于在编制住房建设规划时应突出重点,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及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住房建设规划成果中的附件应包括规划说明、研究报告与基础资料
B.要把普通住房供应作为主要内容,突出强调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C.要根据本地住宅需求情况,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用途、土地开发规模和住宅供应用途
D.住房建设规划的成果由规划文本、图册与附件组成

答案:C
解析:
C项,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建设年度计划,要根据本地住宅需求情况,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合理确定居住用地供应规模、土地开发强度和住宅供应规模。

第8题:

国务院为切实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提出见解和办法,文种应是()。

A.决定

B.通知

C.意见

D.决议


参考答案:C

第9题:

廉租住房的保障对象是()。

A.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
B.夹心层及外来务工人员
C.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D.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答案:C
解析:
廉租住房的保障对象是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第10题:

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是( )。

A.限价商品房
B.公共租赁房屋
C.经济适用房
D.廉租住房

答案:D
解析:
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