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认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认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认定本罪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法律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一般泄密行为,则不具备情节严重的法定条件,故不应认定为犯罪的行为。
(2)本罪与其他相关罪的界限
①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相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
a.侵犯的客体不同。前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归渎职罪的范畴;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归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范畴。
b.犯罪对象不同。前罪对象只能是国家秘密;后罪的犯罪对象包括国家秘密和情报。
c.行为表现不同。前罪只是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后罪表现为向境外机构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
d.构成犯罪的法定情节不同。前罪要求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能成立犯罪;后罪无情节要求。
e.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特殊主体;后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②将本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相区分,其主要区别在于:
a.犯罪对象即秘密的内容、范围有很大的不同。
b.行为发生的场合不同。
c.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完全相同。
d.侵犯的客体、犯罪主体也有重要区别。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之规定,披露属于国家秘密的商业秘密,则属于法条竞合犯,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以泄露国家秘密罪论处。
③将本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相区别。它们之间除了在侵犯客体、犯罪主体上有根本不同和在犯罪主观方面有些不同外,区别的关键是具体实施的行为不同,前罪是行为人将知悉的国家秘密向不应知悉的人泄露的行为,是由内向外的行为动向;后罪是行为人通过窃取、刺探、收买的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是从外向内的行为动向。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还包括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又将该机密泄露的,属于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D:将国家秘密泄露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的,应认定为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答案:A,B,C,D
解析:
《刑法》第39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第2题:

下列侵犯国家秘密的犯罪中,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有()

  • A、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 B、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
  • C、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 E、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下列侵犯国家秘密的犯罪中,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有()

A.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B.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

C.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E.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参考答案:A, B, C

第4题: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正确答案: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5题:

什么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正确答案: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一部分非国家工作人员违反保密法规,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第6题: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陈某,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予以发布,情节严重,应当如何认定其行为?( )
A.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李某是某边疆地区一所高校的计算机教授,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某反华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 )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拱国家秘密罪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正确答案: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特征:
1、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泄露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是故意。
界限:
1、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
一是从客观上看和教育界人的泄露行为是否严重。
二从主观上看行为人是否存在罪过。
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区别于行为人主观的罪过形式不同。前者是故意;后者是过失。
3、本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控、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界限。区别犯罪主体不同、对象有所不同、客观不同、主观方面不同、主体不同。
4、本罪与数罪的界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后故意向行贿人泄露国家秘密的,如果受贿行为构成犯罪,可以按照牵连犯的处理原则处罚。

第10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的主体一般情况下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
  •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在构成犯罪上没有情节的要求
  • C、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主体限于军人,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所有人
  • D、军人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应以特别法条规定的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定罪;非军人故意泄露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的,以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定罪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