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侵占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其与盗窃罪、职务侵占罪有哪些区别?

题目
问答题
侵占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其与盗窃罪、职务侵占罪有哪些区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
(1)侵占罪的构成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以及遗忘物、埋藏物。
②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的行为。
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④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方式不同。本罪以合法持有、管理他人财物为前提,将合法持有、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转为己有;而后者是将他人持有、保管的财物秘密窃为己有。
(3)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而后者是一般主体。
对象不同。前者是单位的财物;而后者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
③行为方式不同。前者包括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方法;而后者主要是侵吞。
构成要件不同。前者不以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为要件;而后者则以此为要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外资公司出纳郭某,利用管钱便利条件,将公司三十余万元流动资金加以侵吞,其行为构成( )。

A.职务侵占罪

B.贪污罪

C.侵占罪

D.盗窃罪


正确答案:A
解析: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郭某作为外资公司的出纳,不属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显然不会构成贪污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还的行为。很明显,郭某的行为并不构成侵占罪。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郭某并未实施盗窃行为,因此,其行为也不构成盗窃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从本题来看,郭某作为外资公司的出纳,利用自己在职务上管钱的便利,侵吞公司三十余万元流动资金,已经符合了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2题:

出租车司机占有乘车人丢失在车内价值较大财物拒不交出的,其行为( )。

A.构成侵占罪

B.构成职务侵占罪

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A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出租车司机的行为符合侵占罪的构成,故选A。

第3题:

涉嫌贪污罪被检察院起诉,可以按照职务侵占罪辩护吗?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二者的区别是: 1、主体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贪污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第4题: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法律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1)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具有一定职务的人员;(2)犯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3)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的所有权;(4)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是,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第5题:

简述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参考答案:

(1)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属于特殊主体,而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不同。职务侵占罪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进行的,而侵占罪则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3)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侵占罪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
(4)行为方式不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采用窃取、骗取、侵吞等方式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而侵占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


第6题:

甲受某国企委托,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10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 )。

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

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

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


正确答案:D
《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第7题:

甲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

A.正确,甲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己有,应定职务侵占罪

B.不正确,甲主体资格虽然与职务侵占罪的要求相符合,但侵犯的对象不是本单位财物,因此不应定职务侵占罪

C.不正确,甲的主体资格不属于公司、企业人员,所占有的也不是本单位的财物,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D.正确,因为甲非法将自己保管的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己有,拒不返还,应定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C

第8题:

王某窃取公安局扣押的摩托车零件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A.构成职务侵占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贪污罪

D.构成侵占罪


正确答案:B
【考点】盗窃罪;贪污罪;侵占罪
【解析】本题中王某只是利用了身为干警。进出公安机关较为方便的条件,而其职责范围内并不包括主管、经手、管理被扣押车辆的职权,也就无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了,应当以盗窃罪论处。

第9题: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
答: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在于:
其一,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后者是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工作人员。
其二,犯罪客体不同。前者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而后者的客体是单位财物所有权。

第10题:

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有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构成()

A、盗窃罪

B、侵占罪

C、诈骗罪

D、职务侵占罪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