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协议数据报文中,标志字段的最低位如果为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该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

题目
单选题
在IP协议数据报文中,标志字段的最低位如果为1表示后面还有分片的数据报,该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
A

CF

B

MF

C

DF

D

TTL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IPV4报文协议各市中,IP数据报分片与重组功能是依赖以下哪些字段完成()。

A.上层协议、标志和片偏移

B.首部长度、片偏移和标志

C.服务类型、标识和标志

D.标识、标志和片偏移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在对IP数据报进行分片时,分片报头与源报文报头一定相同的字段为: A.源IP 地址 B.头部校验和 C.标志 D.总长度


正确答案:A

第3题:

IP数据报报头中用于控制数据报分片和重组的是( )。

A.标识字段、选项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B.选项字段、标志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C.标识字段、标志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D.选项字段、标志字段和生存时间字段


参考答案:C

第4题: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 )个字段。其中,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表示数的单位是( )字节;标记字段M标志(MF位)为0表示(请作答此空)。

A.不能分片
B.允许分片
C.之后还有分片
D.最后一个分片

答案:D
解析: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标识符、数据长度、段偏置值和M标志(标记字段的MF位)等四个字段。其中,标识符字段长度为16位,同一数据报分段后,其标识符一致,这样便于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标记字段长度为3位,第1位不使用;第2位是不分段(DF)位,值为1表示不能分片,为0表示允许分片;第3位是更多分片(MF)位,值为1表示之后还有分片,为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该字段长度为13位,表示数的单位是8字节,即每个分片长度是8字节的整数倍。该字段是标识所分片的分组分片之后在原始数据中的相对位置。

第5题:

在一个IP分片数据报中,如果片偏移字段的值为十进制数100,那么该分片携带的数据是从原始数据报携带数据的第几个字节开始的?

A.100
B.200
C.400
D.800

答案:D
解析:
数据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以太网的MTU为1500字节,一般IP首部为20字节,UDP首部为8字节,数据的净荷(payload)部分预留是1500-20-8=1472字节。如果数据部分大于1472字节,就会出现分片现象。Fragment Offset:该片偏移原始数据包开始处的位置。偏移的字节数是该值乘以8,即800。

第6题:

IP数据报重组时,分片顺序由字段提供。


正确答案:片偏移
根据网络使用技术的不同,每种网络都规定了一个帧最多能够携带的数据量,这一限制称为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MTU)。一个IP数据报的长度只有小于或等于一个网络的MTU时,才能在这个网络中传输。为了解决不同物理网络的最大数据传输单元(MTU)各异的问题,IP互联网采用了分片技术与重组技术。当一个数据报的长度大于将发往网络的MTU时,路由器会将IP数据报分成若干个较小的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分片。然后,路由器让每个分片独立地选择发送路径。目的主机在接收到所有分片的基础上对分片重新进行组装的过程称为IP数据重组。IP协议规定,只有最终的目的主机才可以对分片进行重组。IP数据报报头利用标识、标志、片偏移3个字段进行分片和重组。标识是IP数据报的标识符,目的主机利用此字段和目的地址判断收到的分片属于哪个数据报,以便进行数据重组。标志字段用于告诉目的主机该数据报是否已经分片,以及当前数据报是否是最后一个分片。片偏移字段指出本分片在初始IP数据报的数据区中的位置,位置偏移量以8字节为单位,重组的分片顺序由片偏移提供。

第7题:

在对IP数据报进行分片时,分片报头与源报头可能不相同的字段为

A)源IP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标志

D)标识


正确答案:C
【答案】C)
【解析】所有分片的目的地址与源地址都一样。标识是源主机赋予ip数据报的标识符,分片时该域必须不加修改的复制到新分片头的报头中。标志字段用来告诉目的主机该数据报是否已经分片,是否是最后一个分片,所以有可能不同。

第8题:

在IP协议的数据报报头中,与分片和重新组装无关的字段有(42)。

A.TTL

B.Offset

C.More flag

D.Length


正确答案:A
解析:在IP协议的数据报报头中,与分片和重新组装有关的字段有Offset、Moreflag和Length。

第9题:

以下关于IP报文说法错误的是( )。

A.版本字段长度为4位,标识数据报的IP版本号,值为二进制0100,则表示IPv4。
B.IHL字段长度为4位。该字段表示数的单位是32位,即4字节。常用的值是5。
C.由于IP报头设置了分片字段,IP报文总长度可以超过65535字节。
D.TTL字段长度为8位,用来设置数据报最多可以经过的路由器数,用于防止无限制转发。

答案:C
解析:
总长度字段长度为16位,单位是字节,指的是首部加上数据之和的长度。所以,数据报的最长长度为2^16-1=65535字节。由于有MTU限制(如以太网单个IP数据报就不能超过1500字节),所以超过1500字节的IP数据报就要分段,而总长度是所有分片报文的长度和。

第10题: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 )个字段。其中,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表示数的单位是(请作答此空)字节;标记字段M标志(MF位)为0表示( )。

A.4
B.8
C.1
D.13

答案:B
解析:
IP数据报的分段和重装配要用到报文头部的标识符、数据长度、段偏置值和M标志(标记字段的MF位)等四个字段。其中,标识符字段长度为16位,同一数据报分段后,其标识符一致,这样便于重装成原来的数据报。标记字段长度为3位,第1位不使用;第2位是不分段(DF)位,值为1表示不能分片,为0表示允许分片;第3位是更多分片(MF)位,值为1表示之后还有分片,为0表示是最后一个分片。分片偏移字段(段偏置值)该字段长度为13位,表示数的单位是8字节,即每个分片长度是8字节的整数倍。该字段是标识所分片的分组分片之后在原始数据中的相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