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棱针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何谓三棱针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三棱针古称“锋针”,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用来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今又称之为“放血疗法”。
注意事项: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
(2)操作时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要慎重使用。凡有出血倾向或血管瘤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三棱针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患者体位要舒适,谨防晕针。
(6)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1~3次为1个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mL为宜。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病症不宜选用三棱针法的有

A、贫血

B、高热

C、痔疮

D、血管瘤

E、血小板减少症


参考答案:ADE

第2题:

中医常用的非药物疗法种类( )

A.针刺法
B.三棱针法
C.拔罐
D.皮内针法
E.耳针法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斑秃多选用

A.三棱针法

B.皮肤针法

C.皮内针法

D.电针法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下列哪些手术方法后,又可用熨烙法,以防止病变复发和止血()。

  • A、三棱针法
  • B、镀针法
  • C、金针拨内障法
  • D、钩割法
  • E、劆洗法

正确答案:D,E

第5题:

A.三棱针法
B.皮肤针法
C.皮内针法
D.电针法
E.穴位注射法

中暑发热多选用

答案:A
解析:
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痈疖初起、扭挫伤、疮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皮肤针局部叩刺适用于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顽癣等。

第6题:

(129~130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三棱针法

B.皮肤针法

C.皮内针法

D.电针法

E.穴位注射法

斑秃多选用


正确答案:B
B。

第7题:

以下哪项针法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

A:三棱针法
B:皮肤针法
C:皮内针法
D:銻针法
E:火针法

答案:C
解析:

第8题:

以下哪项针法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

A.三棱针法

B.皮肤针法

C.皮内针法

D.缇针法

E.火针法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三棱针法(或放血疗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患者()

  • A、体弱患者
  • B、低血压患者
  • C、产后患者
  • D、有出血倾向者
  • E、血管瘤患者

正确答案:D,E

第10题:

三棱针法


正确答案: 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称为三棱针法。三棱针是一种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左右,针柄稍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的针具。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开窍泻热、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痈疖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4种。
1.点刺法: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mm,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3~5mm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2.散刺法:又叫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mm.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黏液。也有再刺入5m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治疗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痔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