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题目
名词解释题
李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句中的“寻”、“除”是古今传承词中的“古今义异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诏。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重点实词。
2.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1段:凄苦,悲凉;第2段:感激,恳切;
第3段:真挚,诚恳;第4段:忠诚,恳切,期待。
3.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
明确:“陈情”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情”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孝情、忠情、苦情)
“陈情”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1.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明确:
(1)晋武帝“以孝治天下”,作者利用这种心理投其所好,获得好感。
(2)李密申明自己并非清高,仅仅是为了尽孝和报恩,以消除晋武帝对自己的疑忌。
(3)陈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难以两全、进退两难之情,以唤起同情。
2.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3.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引导:(1)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2)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四)迁移拓展
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谈收获。
2.作业: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1.简要介绍“表”这种文体。
2.诵读对于文言文学习有哪些推动作用?


答案:
解析:
1.
表,是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2.
语文教学的读,就是从正确识读语音、词汇和文段入手,在阅读中读出词意、句意、情感。古文教学尤其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这是我设计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文是一篇情满笔端,措辞恳切的至情美文。文章委婉得体,悲恻动人。作者无论是诉自己的孤苦之情和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还是述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和对晋武帝的忠敬之心,都十分感人。这个特性,决定了它是最适宜用诵读法进行教学的课文。在整堂课中,齐读、抽读交替出现,边读边议,议后再读,学生们就在一次次的讨论与诵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缩短了与作者心灵上的距离,真正深入到了李密的内心世界,理解了当时他进退两难的境遇,感受到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深情。

第3题:

《陈情表》中李密陈述的不能奉召出仕的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为了侍奉自幼相依为命、现已年老多病的祖母。

第4题:

李密的《陈情表》通过解说辞官的缘由以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


正确答案:愿乞终养

第5题:

瓦岗军的首领是:()

  • A、李密
  • B、陈胜
  • C、吴广
  • D、黄巢

正确答案:A

第6题:

李密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三国时键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为人刚
  正,有文名和辩才。先在蜀国历任郎官,曾出使吴国。后在晋朝做过尚书郎洲大中正,因不合
  权贵之意,降为汉中太守,最后被免官,卒于家。

第7题:

《陈情表》《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的作者依次是( )

A.李密、宗臣、韩愈
B.宗臣、李密、韩愈
C.韩愈、李密、宗臣
D.李密、韩愈、宗臣

答案:D
解析:

第8题: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正确答案:
无以终余年

第9题:

李密


正确答案:字令伯,一名虔,三国时犍为武阳(今四川I省彭山县东)人。为人刚正,有文名和辩才。先在蜀国历任郎官,曾出使吴国。后在晋朝做过尚书郎、州大中正,因不合权贵之意,降为汉中太守,最后被免官,卒于家。

第10题: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是()

  • A、窦建德
  • B、翟让、李密
  • C、杜伏威
  • D、王薄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