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布置有哪几种形式?说明其布置方法。

题目
问答题
锚杆布置有哪几种形式?说明其布置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锚杆的布置分为局部布置和系统布置。
锚杆局部布置的原则为:拱腰以上部位锚杆方向应有利于锚杆的受拉;拱腰以下及边墙部位锚杆宜逆向不稳定岩块滑动方向。
锚杆系统布置的原则:
(1)在隧道横断面上,锚杆宜垂直隧道周边轮廓布置,对水平成层岩层,应尽可能与层面垂直布置,或使其与层面呈斜交布置;
(2)在岩面上锚杆宜成菱形排列,纵、横间距为0.6~1.5m,其密度约为0.6~3.6根/m2
(3)为了使系统布置的锚杆形成连续均匀的压缩带,其间距不宜大于锚杆长度的1/2,为在Ⅳ、Ⅴ级围岩中,锚杆间距宜为0.5~1.2m,但当锚杆长度超过2.5m时,若仍按间距不大于1/2锚杆长度的规定,则锚杆间的岩块可能因咬合和连锁不良而导致掉块坠落,为此,其间距不宜大于1.25m。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轿车的布置形式有哪些?并说明其优缺点。


正确答案:轿车的布置形式主要有:(1)前置后驱动(FR):优点:前后轴荷分配比较合理,对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和延长轮胎寿命比较有利;操纵结构简单;行李厢容积较大;发动机散热条件好。缺点:传动轴较长并需要通过车身中部,使车厢地板中部有凸起的形状,车厢地板平整性和乘坐舒适性不好,轴距较长,汽车自重较大。(2)后置后驱动(RR):优点:轴距较短,排气污染和噪声对驾驶室影响较小,车厢地板可布置得较低且平整,结构紧凑,自重较轻。缺点:操纵稳定性较差,发动机仓散热不好,操纵结构复杂,行李厢容积较小,变形成轿车型货车较困难。(3)前置前驱动(FF):优点:前轴负荷较大,有利于安全行驶,汽车防侧滑性能较好,易于变形为轿车型货车。缺点:前轮磨损较严重,轮胎寿命短,上坡时前轮的附着载荷较小,影响驱动力,有可能发生滑转,前轮等角度万向节结构较复杂,使制造成本增加。(优、缺点各列出两点即可)

第2题:

()是指沿着隧道开挖周边纵横方向有规则地布置,其目的是将锚杆有系统地深入到岩层内部,改善围岩的承载能力。

  • A、系统锚杆
  • B、锁脚锚杆
  • C、局部锚杆
  • D、楔缝锚杆

正确答案:A

第3题:

框架梁应嵌入坡面并与坡面密贴顺接,锚杆注浆体强度等级、()、布置形式、()、锚头及锚杆未锚入土层部分的处理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答案:锚杆抗拔力、锚杆长度

第4题:

锚杆布置包括 () 、() 、 () 、 () 、 () 和 () 等。


正确答案:埋置深度;层数;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倾斜角;长度

第5题:

锚杆的布置分为()。

  • A、局部布置
  • B、梅花布置
  • C、菱形布置
  • D、系统布置
  • E、对称布置

正确答案:A,D

第6题:

锚杆布置有哪几种形式?说明其布置方法。


正确答案: 锚杆的布置分为局部布置和系统布置。
锚杆局部布置的原则为:拱腰以上部位锚杆方向应有利于锚杆的受拉;拱腰以下及边墙部位锚杆宜逆向不稳定岩块滑动方向。
锚杆系统布置的原则:
(1)在隧道横断面上,锚杆宜垂直隧道周边轮廓布置,对水平成层岩层,应尽可能与层面垂直布置,或使其与层面呈斜交布置;
(2)在岩面上锚杆宜成菱形排列,纵、横间距为0.6~1.5m,其密度约为0.6~3.6根/m2
(3)为了使系统布置的锚杆形成连续均匀的压缩带,其间距不宜大于锚杆长度的1/2,为在Ⅳ、Ⅴ级围岩中,锚杆间距宜为0.5~1.2m,但当锚杆长度超过2.5m时,若仍按间距不大于1/2锚杆长度的规定,则锚杆间的岩块可能因咬合和连锁不良而导致掉块坠落,为此,其间距不宜大于1.25m。

第7题:

泵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其布置有何具体要求?


正确答案: (1)泵的布置方式有三种: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和室内布置。
1)露天布置。露天布置的泵,通常集中布置在管廊的下方或侧面,也可分散布置在被抽吸及设备的附近。其优点是通风良好,操作和检修方便。
2)半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的泵适用于多雨地区,一般在管廊下方布置泵,在上方管道上部设顶棚。或将泵布置在框架的下层地面上,以框架平台作为顶棚。这些泵可根据与泵有关设备布置要求,将泵布置成单排、双排或多排。
3)室内布置。在寒冷或多风沙地区将泵布置在室内。如果工艺过程要求设备布置在室内时,其所属的泵也应在室内布置。
(2)泵的布置具体要求如下:
1)成排布置的泵应按防火要求、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分组布置;
2)泵成排布置时,宜将泵端基础边线对齐,或将泵端出入口中心线对齐;
3)泵双排布置时,宜将两排泵的动力端相对,在中间留出检修通道;
4)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外侧时,泵区通道的最小净宽为2m,最小净高为3m,泵端前面操作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m;
5)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或外侧时,不论是单排或双排,泵和驱动机的中心线宜与管带走向垂直;
6)泵布置在室内时,两排泵净距不小于2m。泵端或泵侧与墙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检修要求且不宜小于1m;
7)除安装在联合基础上的小型泵外,两台泵之间的净距不小于0.8m;
8)泵的基础面宜高出地面200mm;
9)立式泵布置在主管廊下方或框架下方时,其上方应留出泵体安装和检修所需的空间;
10)热油泵的布置应考虑管道柔性设计要求。

第8题:

锚杆布置形式有( )。

A.金属锚杆

B.系统锚杆

C.局部锚杆

D.砂浆锚杆

E.混凝土锚杆


参考答案:BC

第9题:

型钢轧机有哪几种布置形式?


正确答案: (1)横列式;(2)顺列式(跟踪式);(3)棋盘式;(4)半连续式;(5)全连续式。

第10题:

曝气池有哪几种构造和布置形式?


正确答案: 推流式曝气池:主要是多廊道组合布置;
完全混合曝气池:主要采用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池,即曝气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