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心理创伤后一种常见的创伤后反应。一般分为两种,有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A PTSD和ASD在创伤人群中十分普遍B PTSD的症状主要是创伤事件的再体验和对创伤相关刺激的回避C ASD不能随着时间自发消失D PTSD的诊断需要等半年之后E ASD是三个月内表现出的症状

题目
单选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心理创伤后一种常见的创伤后反应。一般分为两种,有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TSD和ASD在创伤人群中十分普遍

B

PTSD的症状主要是创伤事件的再体验和对创伤相关刺激的回避

C

ASD不能随着时间自发消失

D

PTSD的诊断需要等半年之后

E

ASD是三个月内表现出的症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哪项不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核心症状()

A、反复痛苦的回忆

B、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C、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D、警觉性增高症状


正确答案:A

第2题: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带来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再度体验创伤

B、回避症状

C、精力集中,兴奋

D、情感麻木

E、高度警觉


答案:C

第3题:

属于结构式访谈的是( )

A、创伤治疗师用的PTSD量表(CAPS)

B、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

C、创伤后诊断量表(PDS)

D、创伤后应激评估(DAPS)

E、多维解离量表(MDI)


参考答案:A

第4题:

PTSD 是指()

  • A、惊恐发作
  • B、创伤后应激障碍
  • C、焦虑症
  • D、恐怖症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与应激理论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内涵差距最远的概念是:()

A临床医学症状学中的“心身反应”

B临床医学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C心理学概念中的“应激”情绪

D心理学概念中的“动机冲突”


D

第6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见的表现是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关于PTSD的叙述有误的是()

A、即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B、在受灾群众极可能出现

C、重救援人员也有可能出现

D、可对人群产生慢性危害和远期效应


答案:D

第8题:

怎样对一个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10岁儿童进行心理干预?


参考答案:PTSD儿童危机干预的开展:  干预的开展,需要干预者利用评估、倾听和行动三项基本技术,根据不同的创伤事件,危机干预的开展可大概参照以下要点:  ①建立和谐的关系。干预者通过主动接触、关怀、理解,从而与干预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这对干预进一步开展有意义。  ②介绍自己和目的。进一步与干预对象沟通,促进他们的倾诉。  ③倾听。干预者利用各种倾听技术,认真、投入地,用当事人的感受去共情、理解干预对象。  ④协助宣泄负面情绪。重在引导干预对象宣泄受压抑的情绪,使他们得到情绪上的支持,产生心理重构的认同,激发面对灾难的新思维。  ⑤重塑认知与意义。重新认知危机事件(如死亡与生命意义教育),让儿童理解危机,分享讨论其感受,杜绝不切实际的担忧和幻想,发现生活的意义,引导儿童认识到危机后积极意义的一面,产生新的合理思维和信念,积极乐观的对待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⑥建立正常的生活。帮助干预对象建立正常的活动,例如回到学校的学习生活当中。  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要求干预者要置身于干预对象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本着共情、真诚、接纳的基本素养,尊重他们,以“成人对成人”的方式与之交谈。

PTSD儿童干预技术和治疗方法:


目前,用于干预儿童PTSD的技术与治疗方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心理动力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加工、心理疏泄法、焦虑管理法、游戏疗法等。因创伤事件、现实环境及儿童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不同的方法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儿童。许多专家建议,对于PTSD儿童,应协同认知疗法、行为治疗及以家庭为基础的干预等多种疗法进行治疗。早期有效的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在儿童PTSD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正是几种疗法的有机集合,包括认知重构、暴露疗法及脱敏法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适用于PTSD成人的“想象暴露疗法”或“想象愉悦情景和习得性认知”,有报道称此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儿童[2],因此,对儿童心理干预模式不能从成人治疗模式中生搬硬套或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模式,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经验以及儿童年龄和认知水平等因素,在作出正确的评估后选择个体化的干预治疗措施。


(一)认知行为疗法


对于PTSD儿童,短期的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有较好的疗效,它通过矫正患者错误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认知重建,还可以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的目的,可以快速减少PTSD的主要症状以及抑郁症状,提高儿童主动克服焦虑的能力,且疗效能够保持多年。因此,对于10岁儿童,CBT成为首选。


1、CBT的实施:经过评估与家长、孩子的建立干预联盟后,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①教育和目标设定。向父母和儿童提供关于创伤对个人各方面影响的信息,重点放在使儿童的反应正常化上;在干预者、儿童、父母相互同意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目标。


②发展应对技能。训练儿童识别焦虑的“触发器”以增加他们的控制感和减少回避行为,但不应在儿童相应的替代应付机制建立之前鼓励儿童停止所有的回避策略,此时应教给儿童多种应付技能(如放松、积极的自我对话、问题解决等)。


③适当的暴露。CBT的核心是应用想象的或可视化的暴露来促进创伤记忆的情感平息,在安全、信任的环境中治疗者帮助儿童回忆创伤事件和重新经历所有相关的想法和情感,通过这种方式痛苦能被控制而不是被放大。针对儿童的想象暴露引导,需要注意儿童的承受力,不能照搬成人的模式。


④结束和再次干预。当治疗接近结束时,干预者应要求儿童确定在治疗中学到了什么和描述他们将怎样应付未来日子里出现的创伤唤起以及任何长期的影响。


2、STAIR模式——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的情绪和人际调节技能训练法:STAIR模式是基于CBT的治疗模式,是美国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Cloitre等针对儿童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设计发展起来的一种CBT治疗模式。该模式由于其系统性以及整合了家庭、学校的辅助治疗而受到关注。


STAIR模式的治疗目标是帮助心理受创儿童认识情绪情感,进行情绪调节,掌控可能诱发自我悲伤体验的人际情境,以及重建自我效能感。该模式按实施内容与阶段划分为七个部分:治疗准备与一般心理教育、情绪情感调节、人际技能训练、综合辅助技能训练、自尊重建、故事描述训练和治疗结束。


CBT的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对儿童单独进行,还可以适当组织家长进行辅导,并可以利用学校环境在学生的正常学习过程中开展。儿童PTSD的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是,在安全的治疗环境中使用想象以及暴露技术。在想象暴露中,有控制地引导儿童想象和重新叙述创伤性体验。例如,和孩子玩“生命线”游戏:先在地上画一条线(代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要求孩子用鲜花(代表过去拥有的快乐)和石子(代表过去所有的悲伤)放在这条线上,然后回顾总结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并让孩子们懂得此次事件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悲伤事件,还有很多很多快乐的经历。这种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孩子们的创伤反应,发展积极的应对技能,增加个人的控制感和保持良好的状态。


(二)游戏疗法


儿童的天性决定了游戏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10左右学龄的儿童可以给予其充分的空间来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或讲述故事,使其对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近年来,游戏疗法对儿童PTSD得出了肯定的结论,研究发现游戏治疗对许多不同的症状的PTSD儿童都有疗效,如情绪障碍、学校适应、焦虑症等。应用于儿童PTSD游戏方法有绘画、互说故事、玩偶游戏、棋类游戏等,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获得或增强安全感、控制感及自由表达能力。


第9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之一包括创伤情景的闪回。()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几小时内,患者出现妄想和严重情绪障碍,称为()。

  • A、创伤后应激障碍
  • B、应激反应
  • C、急性应激障碍
  • D、适应障碍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