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期刊社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是()。

题目
单选题
某期刊社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是()。
A

一年中出版两期增刊

B

版本记录中没有标明印张数量

C

出版年度合订本没有按原来的期号顺序编排

D

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设置在底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满( )日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销登记,并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180
B.120
C.90
D.60

答案:C
解析: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180日未从事出版活动的,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满90日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发生上述情况的,出版单位可以向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申请延期。

第2题:

图书出版社权的主体只能是()。

  • A、报社
  • B、杂志社
  • C、期刊社
  • D、出版社

正确答案:D

第3题:

关于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出版管理条例所称出版单位,包括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但不包括电子出版物出版社

B.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

C.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

D.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指导、协调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发展


参考答案:A

第4题:

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 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 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 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 为什么说乙期刊社也侵犯了甲出版社的权利?


正确答案: 因为以图书、报纸和期刊形式使用《探险历程》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权利都是甲出版社专有的,乙期刊社的做法侵犯了甲出版社的专有使用权。

第5题:

作者在投稿前应了解所投出版社或期刊的有关投稿和发表方面的规定,遵守有关投稿的规范要求。下列关于投稿规范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作者应尊重学术期刊或出版社的首发权。
  • B、对于允许以另一种语言发表同一著作或论文的出版社或期刊,作者应与首发出版社或期刊之间事先约定协议,只有获得许可,作者才可以不同语言再次发表并在显著位置注明原始刊载处。
  • C、作者应避免拆分发表。
  • D、未经其他作者同意擅自把稿件转投另一家期刊或出版社。

正确答案:D

第6题:

出版行政管理是指()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的行为。

  • A、出版社内部管理部门
  • B、出版行业协会
  • C、政府有关部门
  • D、期刊社内部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C

第7题:

出版者的下列行为中哪些应当经作者许可()

  • A、图书出版者对作品进行修改
  • B、图书出版者对作品进行删节
  • C、报社、期刊社对作品内容进行修改
  • D、报社、期刊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 ( )


正确答案:√
略。

第9题:

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 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 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 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 为什么说乙期刊社侵犯了陈某的权利?


正确答案: 因为乙期刊社违反了与陈某的约定,实际上是以出版方式使用了陈某的作品,但是并没有得到陈某的授权。

第10题:

根据《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关于期刊的出版,说法正确的有()。

  • A、公开出版发行的期刊不得转载、摘编内部发行出版物的内容
  • B、期刊社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需报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C、期刊合订本须按原期刊出版顺序装订,不得对期刊内容另行编排;并在其封面明显位置标明期刊名称及“合订本”字样
  • D、开本小于16开的期刊,不能登载广告
  • E、公开出版的期刊一年内可以在正常刊期之外出版两期增刊

正确答案:A,C,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