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常成为自杀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自杀者自杀前经历的生活事件通常属于“丧失性事件”
自杀未遂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
自杀未遂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负性情绪
自杀未遂者的行为通常具有计划性和条理性,很少有冲动性和盲目性
第1题:
自杀未遂者的共同的心理特征不包括()
第2题:
自杀的三级预防,错误的是()
第3题:
自杀相关及危险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A、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不直接导致自杀,仅为自杀的诱因
B、自杀行为受神经生物学的作用,单一因素往往足以引起自杀
C、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而自杀未遂者比例要更高
D、研究表明,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率与一般人群无显著性差异
E、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4题: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不直接导致自杀,仅为自杀的诱因
自杀行为受神经生物学的作用,单一因素往往足以引起自杀
50%~90%的自杀死亡者可以建立精神疾病的诊断,而自杀未遂者比例要更高
研究表明,慢性和(或)难治的躯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率与一般人群无显著性差异
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5题:
优柔寡断,丧失自尊
仅少数自杀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
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没有攻击性
对新环境适应并不困难,但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
自杀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
第6题:
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第7题:
在自杀的心理学因素中陈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自杀的心理学因素中,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或诱因是()
第9题:
常具有意识和智能方面的损害
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
意志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不计后果等特点
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
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回避社交
第10题:
错误的认知
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负性情感
不良的人际关系
不良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