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的发生机制是()

题目
单选题
高血压脑病的发生机制是()
A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B

脑血管破裂出血

C

脑血栓形成

D

脑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E

肢体偏瘫,失语不可恢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45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本次因诊断高血压脑病入院。关于高血压脑病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发生于急进型高血压病

B、可发生于妊娠中毒症

C、应伴有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D、发病时常先有血压突然增高

E、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所致


参考答案:C

第2题:

高血压脑病的发生机制可能为

A.机制尚不清楚

B.过高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脑灌注过多

C.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血循环中儿茶酚胺过多

D.先天性血管畸形

E.血管肾素活性明显增高


正确答案:B

第3题:

试述肺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正确答案:肺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生机制有:⑴酸中毒、缺氧、PaCO2增高导致脑血管扩张,脑充血增高颅内压。⑵缺氧和酸中毒损伤血管内皮使脑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间质性脑水肿。⑶缺氧使脑细胞ATP生成减少,影响Na+泵功能,细胞内Na+、水增多,形成脑细胞水肿。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压迫脑血管,加重脑缺氧。⑶脑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管内凝血。⑷脑脊液缓冲作用较血液弱,脂溶性的CO2与HCO3-相比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脑内pH降低更明显,脑脊液pH降低致脑电活动变慢或停止。⑸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一方面增加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使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导致中枢抑制;另一方面增强磷脂酶活性,使溶酶体水解酶释放,引起神经细胞损伤。

第4题:

高血压脑病指高血压病人发生()所致。


正确答案:脑水肿

第5题:

该病人的意识障碍,最可能是发生了

A.高血压脑病

B.肺性脑病

C.脑梗死

D.感染中毒性脑病

E.脑出血


正确答案:B

第6题:

患者发生高血压脑病的主要原因是血压过高引起脑血管调节异常,脑灌注过多,造成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脑水肿

第7题: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下列错误的是

A、恶性高血压

B、高血压脑病

C、高血压脑病表现严重头痛,呕吐甚至抽搐

D、高血压危象

E、高血压病一期


参考答案:E

第8题:

该患者神志不清,最可能是由于发生了( )

A.高血压脑病

B.脑梗死

C.肺性脑病

D.感染中毒性脑病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第9题:

高血压危像的发生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突破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脑灌注过多

A

B



第10题:

高血压脑病是血压突然升高,造成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的障碍,此时平均动脉压应高于()。

  • A、160mmHg
  • B、170mmHg
  • C、180mmHg
  • D、190mmHg
  • E、200mmHg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