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反滤波求取反射系数?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用反滤波求取反射系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用反子波和地震记录作褶积,就得到反射系数,即:S(t)*a(t)=r(t),这样,求取反射系数的问题,就变为如何先求反子波,然后用反子波和地震记录进行褶积的问题,这就是反滤波.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地震子波w(t)和反射系数r(t)求取地震记录s(t)的过程称为褶积模型法正演模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2题:


A.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0
B.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C.折射系数α=0,反射系数β=1
D.折射系数α=1,反射系数β=-1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为:原始数据的编辑->滤波->设定时间零点->频谱分析->()->属性分析、剖面叠加等->增益->速度求取->高程修正->剖面输出。

A.增益

B.滤波

C.去噪

D.时窗选取


答案:B

第4题:

简述常用的无源低通滤波器如电容滤波器、电感滤波器的特点。


正确答案: 电容滤波器使用耐压高、绝缘好、温度系数小、自谐振频率高的电容元件接在信号线间或信号线与地线间,以抑制串模干扰或共模干扰。
电感滤波器采用温度系数小、直流电阻低的电感元件串联在电路中,使得高频噪声信号电压得到衰减,从而起到滤波效果。为了避免负载电流下电感发生饱和,通常选用共模扼流圈或不易饱和的磁芯线圈。

第5题: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

  • A、原始电信号
  • B、数字信号
  • C、模拟信号

正确答案:A

第6题:

天线驻波比的计算公式为().

A.SWR=(1+反射系数)/(1-反射系数)

B.SWR=(1-反射系数)/(1+反射系数)

C.SWR=1/(1+反射系数)


参考答案:A

第7题:

如何用绷带做环形、回返、螺旋、螺旋反折及8字包扎?


正确答案: 1.环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2.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3.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5.8字形包扎法:在伤口上下,将绷带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重复作“8”字行旋转缠绕,每周遮盖上周的1/3~1/2。用于包扎关节附近如肩部、腹股沟、髋关节、足跟与足背等处。
6.回返形包扎法:多用来包扎头部、残肢端或指(趾)端。

第8题:

已知地震子波w(t)和反射系数r(t)求取地震记录s(t)的过程为褶积模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从受到干扰和损耗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完成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功能的设备是()。

  • A、调制器
  • B、解调器
  • C、接收设备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正扣公、母锥或反扣公、母锥?


正确答案: 有两种判断方法:
1如果接头丝扣是按顺时针方向旋入,就是正扣,如果是按逆时针方向旋入,就是反扣;
2把公锥竖起来,面对公锥,可看见公锥的打捞丝扣有斜度,如右边高则为正扣,若左边高就是反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