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制定出每件成品的标准固定成本为$4.00;此外还预测将生产并销售300,000件产品。该公司在该年

题目
单选题
某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制定出每件成品的标准固定成本为$4.00;此外还预测将生产并销售300,000件产品。该公司在该年度出现了$14,000的不利产量差异。以下哪一项是造成此差异的原因?()
A

生产的产品件数超过300,000。

B

生产的产品件数低于300,000。

C

售出的产品件数超过300,000。

D

售出的产品件数低于300,0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答案为B。生产的产品件数低于300,000,则每件产品吸收的成本高,故此产量差异为 不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每件售价150元,单位变动成本90元,每年固定成本48000元,销量为1000件,企业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为( )。

A.800元

B.120000元

C.60000元

D.150000元


正确答案:B
B。解析: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一单位变动成本=150 - 90= 60;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60/150=0.4;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48000/0.4=120000。

第2题:

某公司生产产品每年需要甲零件300件,如果自制,该零件增加公司的固定成本300元,该零件的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如果外购,则每件零件的单价为8元/件。则该公司应该()

A、自制

B、外购

C、两者效果一样

D、不能确定


标准答案:C

第3题:

某公司2010年销售某产品10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公司该年获利10000元,已知该公司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3。

要求:

(1)计算产品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并确定安全等级;

(2)计算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3)假定2011年其他条件均不变,目标利润增长率为12%,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采取哪些单项措施?

(4)该公司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1)根据“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可知,固定成本发生变动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反,数额相同。即固定成本降低100%之后,利润增加的数额=原来的固定成本,利润增长率=原来的固定成本/目前的利润=原来的固定成本/10000
所以,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原来的固定成本/10000)/(-100%)=-3
即:固定成本=3×10000=30000(元)
单价=(30000+10000)/10000+6=10(元)
边际贡献率=(10-6)/10×100%=40%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0000/40%=75000(元)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750000/(10000×10)×100%=75%
安全边际率=1-75%=25%,安全等级是“较安全”
(2)单价变动10%之后,利润变动百分比=(10000×10×10%)/10000×100%=100%
单价的敏感系数=100%/10%=10
单位变动成本提高10%之后,利润下降百分比=(10000×6×10%)/10000×100%=60%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60%/10%=-6
销量增加10%之后,利润变动百分比=[10000×10%×(10-6)]/10000×100%=40%
销量的敏感系数=40%/10%=4
(3)提高单价:单价增长率=12%/10=1.2%,即单价提高到10×(1+1.2%)=10.12(元)。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降低率=12%/6=2%,即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6×(1-2%)=5.88(元)。
提高销量:销量增长率=12%/4=3%,即销量提高到10000×(1+3%)=10300(件)。
降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降低率=12%/3=4% ,即固定成本降低至30000×(1-4%)=28800(元)。
(4)单价的最小值=30000/10000+6=9(元)
销量的最小值=30000/(10-6)=7500(件)
单位变动成本的最大值=10-30000/10000=7(元)
固定成本的最大值=(10-6)×10000=40000(元)
【该题针对“成本、数量和利润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4题:

某公司只生产销售A产品,A产品本月实际生产800件,实际使用工时1600小时,支付工资8000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2元/件,每件产品标准工时3小时。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  )元。

A.3200
B.-1600
C.1600
D.-3200

答案:C
解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1600×(8000/1600-12/3)=1600(元)(U)。

第5题:

某公司2015年预计销售产品X件,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为20元,制造产品的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00元,每件产品的售价为60元,为使该公司2015年不至于亏损,X至少应为()件。

A:7500
B:10000
C:12500
D:15000

答案:B
解析:
销售量、成本与利润的关系为: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因此,(60-20)*X-400000=0,求得X=10000(件)。

第6题:

已知:某公司2009年销售收入为200000元,销售成本为18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0000元,若2010年计划增加广告费80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要求:预测2010年该公司的盈亏平衡点产量。


参考答案:解:销售量=200000?40=5000(件)单位变动成本=(180000-80000)?5000=20(元/件)盈亏平衡点产量=(80000+8000)?(40-20)=4400(件)

第7题:

B公司2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销售800件,其成本资料详见下表。

单位:元 项目 单位成本 总成本 直接材料 20 20000 直接人工 18 18000 生产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10 10000 固定制造费用 2000 合计 50000 变动非生产成本 4 3200 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6000 合计 9200假设:为简化起见,假定这里的变动非生产成本均为变动销售费用,其总额随销售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要求:

(1)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期间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2)假设期末没有在产品存货,期初没有产成品存货,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3)假设该公司1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同时也销售出1000件;2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只销售出800件;3月份生产甲-产品1000件,销售出1200件。甲产品每件销售单价为8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和固定成本资料不变,并假设1月初没有产成品存货,各月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存货。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各月的损益。


正确答案:
(1)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确定的期间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见下表。
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

48

48

固定制造费用

2

 

单位生产成本

50

48

期间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固定制造费用

 

2000

非生产成本

9200

9200

期间成本合计

9200

11200

(2)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单位:元
项目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50

48

期末产成品存货数量(件)

200

200

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

10000

9600

(3)各月的损益计算表
单位:元
项目

1月

2月

3月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销售毛利
减:非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

80000
50000
30000

4000
6000
20000

64000
40000
24000

3200
6000
14800

96000
60000
36000

4800
6000
25200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

80000

48000
4000
28000

2000
6000
20000

64000

38400
3200
22400

2000
6000
14400

96000

57600
4800
33600

2000
6000
25600

第8题:

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2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100

B.150

C.200

D.300


正确答案:A

第9题:

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件,企业生产能量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5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该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元。

A、100
B、150
C、200
D、300

答案:A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100-350×3)×6/3=100(元)。

第10题:

某企业生产A半成品10000件,销售单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0元。若把A半成品进一步加工为产品B,则每件需要追加变动成本20元,产品销售单价80元。
  要求回答:
  (1)企业具备进一步加工10000件A产品的生产能力,该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但需要追加专属固定成本50000元,是否需要深加工该产品?
 (2)企业只具备进一步加工7000件A半成品的能力,该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加工业务,预计每年可获得边际贡献75000元,是否需要深加工该产品?


答案:
解析:
1.相关收入=(80-50)×10000=300000(元)
  相关成本=20×10000+50000=250000(元)
  差额利润=300000-250000=50000元(大于0)
  结论:应该进一步深加工。
2.相关收入=(80-50)×7000=210000(元)
  相关成本=20×7000+75000=215000(元)
  差额利润=210000-215000=-5000元
  结论:企业应该直接出售产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