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禽蛋的人工孵化有哪些条件要求?

题目
问答题
禽蛋的人工孵化有哪些条件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种蛋人工孵化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转蛋和凉蛋。其中温度、通风、转蛋是人工孵化的三大要素,()条件在孵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温度

第2题:

禽蛋品质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感官鉴别法;“看”,就是用肉眼观察蛋壳色泽、形状、清洁度和完整性。新鲜蛋其大小均匀,形状一致,无畸形,颜色鲜洁,蛋壳略显粗燥,表面附有一层霜状胶质薄膜。“听”,是通过蛋与蛋的轻轻碰击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区别。方法是手握两只蛋或左右手各捏一只蛋,轻轻回旋轻碰。发音坚实似优质砖碰击响声的是新鲜蛋;发出嘶哑的“啪啦”声的则是裂损蛋;发出“叮叮”尖音者为钢壳蛋;蛋的大头处发出沉音的属空头蛋。用大拇指指甲在蛋壳上来回轻刮,发出“吱吱”的是雨淋蛋或陈蛋。另一方法是用手将蛋放在耳边轻摇,蛋内粘度大无响声的是鲜蛋,有声响的为散黄蛋或腐败蛋。“嗅”,是根据陈蛋、腐败蛋会发出异味来区分蛋的品质。新鲜鸡蛋无异味,新鲜鸭蛋除本身具有的微腥味外,亦无其他异味。如嗅到臭味者是腐败蛋,有霉味的是霉蛋。“摸”,是根据蛋壳上有无胶质薄膜附着和蛋内水分有无蒸发来区分禽蛋品质的方法。即将蛋掂在手中,蛋体较沉,有压手感,蛋壳有轻微粗糙感的是鲜蛋。蛋体较轻,蛋壳光滑或发涩的是陈蛋或空头蛋、粘壳蛋或霉蛋。
(2)光照鉴别法(以鲜蛋为例);蛋白完全透明,并呈淡桔红色;气室极小,高度在5(mm)以下,略微发暗,不移动;蛋白浓厚澄清,无色,无任何染质;蛋黄居中,蛋黄膜包裹得紧,呈现朦胧暗影,蛋转动时,蛋黄亦随之转动;胚胎不易看出;通过照检,还可以看出蛋壳上有无裂纹,气室是否固定,蛋内有无血丝血斑、肉斑、异物等。
(3)比重鉴别法;将盐配成约11%、10%、8%的食盐水溶液,使三种盐水的比重分别为1.080、1.073、1.060。鉴别时将蛋投入不同比重的盐水中,观察其在盐水中的沉浮情况。比重大于1.080者为最新鲜蛋;大于1.073者为一般新鲜蛋;大于1.060者为次新鲜蛋;小于1.060者为陈次蛋。

第3题:

禽蛋的人工孵化有哪些条件要求?


正确答案:人工孵化的条件是家禽胚胎生长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各种禽类、品种类型及孵化设备所需的孵化条件大体相同。主要有: (1)温度:这是家禽胚胎发育的最主要条件。孵化温度与孵化机具、室温、禽蛋种类、孵化方式、胚龄等有关。鸡胚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是37—395℃,鸭蛋的孵化温度较鸡低1°F,鹅蛋则较鸡低2°F。出雏时温度较孵化温度低1—2°F。孵化室的温度要求稳定在22—25℃(72—77°F)。 (2)湿度:胚胎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宽,但任须注意湿度的作用。不正常的湿度可破坏蛋内的水分代谢与热的感受,同样影响孵化率和雏禽品质。要求孵化初期的相对湿度为60%—65%,孵化中期和后期的相对湿度可降至55%—60%;出雏期间的相对湿度应增高至70%。 (3)通风和换气:正常的通风量和气流路线可保证孵化机内胚胎受热均匀,有助于水分的蒸发和散热,能及时供给胚胎发育过程中对氧气的需要和及时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4)入孵位置:为提高入孵量,减少胚胎异位和死胎,必须防止蛋的锐端朝上放置。在出雏前三天移至出雏盘,最好使胚胎平放以利于出壳,便于孵化管理。 (5)翻蛋:翻蛋的目的是及时变换所处位置,使胚胎受热均匀,减少胚胎与壳膜胎膜粘连,增加胚胎运动,同时促进卵黄囊血管、尿囊血管与蛋黄、蛋白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营养的吸收。翻蛋的起止时间是从入孵开始至落盘为止,出雏期间不翻蛋。 (6)凉蛋:目的是使孵化设备大幅度换气,而间隔地降温可增强胚胎的生活力,增加孵化后期生理增热的散发,防止超温现象。这对于水禽蛋来说,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与实用价值。

第4题:

火鸡人工孵化的孵化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温度
温度是火鸡孵化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由于火鸡蛋中脂肪含量和产热量均高于鸡蛋,所以从全程来看,其孵化温度应略低于鸡蛋,同时温度应随胚胎日龄的增长而降低。一般火鸡孵化可分为变温孵化和恒温孵化。变温孵化适于种蛋整批入孵的方式,1~3天37.8℃,4~14天37.7℃,15~20天37.5℃,21~25天37.2℃,26~28天36.4℃。恒温孵化适于种蛋分批入孵的方式,1~25天37.5℃,26~28天37~36.4℃。
(2)湿度
虽然火鸡蛋的孵化期比鸡蛋长,但损失的水分要比鸡蛋少35%;出雏的小火鸡体重是原蛋重的65%,所以,火鸡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比鸡蛋更大的湿度。火鸡蛋孵化的1~24天,相对湿度应为60%;25~28天,相对湿度应70%~80%。
(3)通风
通风可以供给孵化器内足够的新鲜空气,这在孵化后期更加需要。因为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越接近出雏时,排出的二氧化碳越多。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1%时,就会导致胚胎发育极缓慢,死亡率增高。所以,孵化时一般要求蛋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过0.5%。

第5题:

()是禽蛋人工孵化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 A、温度
  • B、湿度
  • C、通风
  • D、光照

正确答案:A

第6题:

麝香鹑的人工孵化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种蛋预热10~20小时,使其与室温接近。最好一次性入机、一次性出雏。入孵时种蛋水平放置为佳,整个孵化期为35天。下列因素是保证高出雏率的关键:
(1)温度:集中孵化一般采用变温孵化法。前期(1~15天)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7.8~38.2℃之间,中期(16~30天)控制37.5~37.8°C,后期(31~35天)孵化温度为37.0~37.5℃。夏季气温较高应该采用温度下限。
(2)机内湿度要求在孵化前期65%,中期55%,后期和出雏时70%~75%。
(3)翻蛋:次数要多,每隔2小时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90°。
(4)照蛋:入孵第7天进行第一次照蛋,14天第二次照蛋,28天第三次照蛋。如果种蛋受精率很高,可以采用2次照蛋法。
(5)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蛋,但入孵12天后要每天凉蛋一次,后期每天凉蛋3次。凉蛋目的是预防种蛋温度过高烧死胚胎。实践证明凉蛋时必须用30°C温水喷洒蛋壳,使其蛋面温度降到32℃左右(拿蛋贴眼皮感到微温即可),晾干后放入孵化机内继续孵化。这样能保证孵化率在90%左右,不喷水则孵化率低。
(6)通风换气:孵化机要有换气口和电扇,使机内温度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孵化中后期更为重要,夏季要加大通风量。
(7)落盘:孵化32~33天后就可以把种蛋转入出雏器内准备出雏。出雏器内的温度比孵化机内温度低1℃左右,湿度75%,蛋横放,停止翻蛋。
(8)助雏出壳:经过34天孵化雏鹑就相继破壳而出,对个别出壳困难的应进行人工破壳,防止闷死。

第7题:

家禽人工孵化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温度鸡37.8度鸭36.8度鹅35.8度
2、湿度初期60%---65%中后期55%--60%出雏期70%
3、通风二氧化碳不超过0.5%
4、入孵位置蛋的钝端朝上
5、翻蛋翻蛋角度正负45度,没2h翻动一次。为了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是胚胎各部分受热均匀,增加胚胎运动,保持胎位正常。
6、凉蛋在孵化的15d--16d后进行,每天凉蛋2次,每次20-30min。可使孵化器内大幅度换气,间歇的降温可增强胚胎的生活力,增加后期生理热的散发。

第8题:

禽蛋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禽蛋具有较高的热值;
2.禽蛋富含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
3.禽蛋富含丰富的脂肪;
4.禽蛋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第9题:

请简述禽蛋人工孵化的条件与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条件: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
注意事项:孵化条件、种蛋管理、种禽的好坏。

第10题:

人工孵化前对孵化室和孵化机要做哪些检查?


正确答案:孵化室的总体布局和内部设计与一般家鸡的孵化室大致相似,举架在3米左右,室内宽敞明亮,空气清新,温度控制在20~22℃,相对湿度60%~65%。地面、墙壁要经过冲洗,并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喷雾后关闭门窗1-2小时)。风机的数量和安放位置要合适。孵化机的大小要适宜,最好是自动控制。其自动控制盘读数要准确无误,特别是在入孵前要试机1~2天,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温差应该控制在±0、2℃以内。孵化的工作守则和操作规程应该上墙明示、显而易见,孵化记录簿准备齐全,孵化人员应该是有经验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