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厂家各种规格总数的(

题目
单选题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厂家各种规格总数的(),且不少于2个规格。
A

30%

B

25%

C

20%

D

15%

E

1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同厂家各种规格总数的( ),且不少于( )规格。

A.20%
B.3
C.2
D.10%
E.1

答案:C,D
解析:

第2题:

风机盘管机组和绝热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同一厂家的风机盘管机组按数量复验( ),但不得少于( )台;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2次。

A.3
B.1
C.2
D.2%
E.0.03

答案:C,D
解析:

第3题: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A、品牌

B、截面

C、每芯导线电阻值

D、导热系数


答案:BC

第4题:

有谐波电流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N线和相线等截面的4芯电缆(另加PE线 芯),当3次谐波电流超过( )时,应按N线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A. 15%; B. 33%; C. 45%; D. 50%。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根据使用场所的潮湿、化学腐蚀、高温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电线电缆。同时根据系统的载荷情况,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在经计算所需导线截面基础上留出适当增加负荷的余量,还应符合:( )。


A.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大于计算电流
B.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小于允许值
C.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D.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最小芯线截面积应符合最小截面要求。
E.交流回路中的单芯电缆应采用无钢铠的或非磁性材料护套的电缆

答案:C,D
解析:
同时根据系统的载荷情况,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在经计算所需导线截面基础上留出适当增加负荷的余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固定敷设的最小芯线截面积应符合要求。

第6题:

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检查数量:同厂家各种规格总数的( ),且不少于2个规格。

A.30%
B.20%
C.10%
D.15%

答案:C
解析:

第7题:

下列关于电线电缆导体材料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 )。

A.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电线电缆
B.移动设备的线路及振动场所的线路,应选择铜芯电线电缆
C.氨压缩机房宜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D.线芯截面面积为4mm2的电线电缆不宜选用铜芯电线电缆

答案:D
解析:
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线缆。 线芯截面面积为 6mm2及以下的电线电缆不宜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第8题:

依据GB50411-2007,配与照明工程中所使用的电线、电缆,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对下列哪些性能进行见证取样送检?()

A.截面

B.每芯导体电阻值

C.绝缘层厚度

D.绝缘电阻


正确答案:AB

第9题:

对电线、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下列哪几项符合规范要求? ()
(A)按照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
(B)屋外照明用灯头线采用铜线线芯的最小允许截面为1.0mm2
(C)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D)生产用的移动式用电设备采用铜芯软线的线芯最小允许截面0.75mm2


答案:A,B,C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7.4.2条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494表9-9。

第10题:

对电线、电缆导体的截面选择,下列哪几项符合规范的要求? ( )
(A)按照敷设方式、环境温度及使用条件确定导体的截面,其额定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
(B)屋外照明用灯头线采用的铜线线芯的最小允许截面为1.0mm2
(C)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
(D)生产用的移动式用电设备采用铜芯软线的线芯最小允许截面为0.75mm2


答案:A,B,C
解析: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7. 4. 2条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494表9-9。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