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事故放水管是从汽包最底部接出的,防止满水造成事故。

题目
判断题
锅炉事故放水管是从汽包最底部接出的,防止满水造成事故。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防止造成锅炉满水事故的关键是( )。

A.骤增锅炉负荷

B.加强对锅炉水位的监视,保持正常水位

C.保持锅炉高水位运行

D.搞好锅炉水质管理,防止给水中带油及其它杂质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由于事故放水管的作用是将多余的炉水放掉,为防止放水时操作不慎造成缺水,所以事故放水管的开口一般在汽包允许最高水位处。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最容易造成大面积胀口渗漏。

A、锅炉缺水

B、锅炉满水

C、胀接质量不好


参考答案:A

第4题:

造成锅炉满水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违反操作规程,对水位的监视不够或误操作。
2、水位表的缺陷,由于汽水旋塞不严密,气水连管堵塞形成假水位,使其不能反映真实的水位。
3、给水调节器失灵,而且未及时改为手动操作。

第5题: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中对过热汽出口压力为13.5Mpa及以上锅炉汽包水位计测量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对于过热汽出口压力为13.5Mpa及以上的锅炉,其汽包水位计应以差压式(带压力修正回路)水位计为基准。汽包水位信号应采用三取中值的方法进行优选。
(2)差压式水位计(变送器)应采用压力补偿。汽包水位测量应充分考虑平衡容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必要时采用补偿措施。
(3)汽包水位测量系统,应采用正确的保温、伴热及防冻措施,以保证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正确性。

第6题:

锅炉事故中常会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下列可能造成该后果的是( )。

A.满水事故
B.水汽共腾
C.缺水事故
D.锅炉结渣
E.水击事故

答案:A,B,E
解析:
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变化,形成压力波并在管道中 传播的现象,叫水击。发生水击时管道承受的压力骤然升高,发生猛烈振动并发出巨大声响, 常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 锅炉满水时,水位表内也往往看不到水位,但表内发暗,这是满水与缺水的重要区别。满水 发生后,高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降低,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 量。严重满水时,锅水可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水击及过热器结垢。 满水事故和水汽共腾都可能导致蒸汽管道内带水,发生水击事故,对管道、法兰、阀门造成 一定的损坏。故答案选的是 ABE。

第7题: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中对汽包水位高、低保护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应采用独立测量的三取二逻辑判断方式。当有一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二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并办理审批手续,限期(不超过8小时)恢复;当有二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一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应制定相应的安全运行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限期(8小时内)恢复;如逾期不能恢复,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
(2)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在锅炉启动前和停炉后应进行实际传动校验。用上水方法进行高水位保护试验、用排污门放水的方法进行低水位保护试验,严禁用信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传动替代。
(3)在确认水位保护定值时,应充分考虑因温度不同而造成的实际水位与水位计(变送器)中水位差值的影响。
(4)锅炉水位保护的投、退,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5)锅炉汽包水位保护是锅炉启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位保护不完整严禁启动。

第8题:

锅炉蒸汽管道发生的水冲击事故,多是由锅炉发生“满水”或“汽水共腾”事故造成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锅炉操作人员擅自脱岗最可能造成()事故。

  • A、水击
  • B、锅炉缺水
  • C、锅炉满水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事故放水管能把汽包里的水放光吗?


正确答案: 事故放水管的取水口一般都在汽包正常水位处(接到汽包内中间位置左右),因此它不会汽包里的水放光。但运行中因为各种原因事故放水门在开启或关不严的位置,会把大量的放跑,也会造成低水位置,并对过热器的安全带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