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丹今年上幼儿园大班,在家里,妈妈十分宠她,但妈妈经常出差在外。爸爸要求小丹要在晚上十点前睡觉,妈妈不在家时,小丹总是十

题目
问答题
小丹今年上幼儿园大班,在家里,妈妈十分宠她,但妈妈经常出差在外。爸爸要求小丹要在晚上十点前睡觉,妈妈不在家时,小丹总是十分遵守这一规则。有一天,妈妈出差回来了,到了晚上十点,爸爸让小丹去睡觉,小丹一反常态,嚷着要看电视,爸爸不同意,小丹哭了起来,跑到妈妈那里告状。妈妈一向宠着这个独生女,听完孩子的告状,就安慰小丹,并带着她到爸爸面前,先是责怪小丹的爸爸不应该对孩子这么严格,接着,对小丹说:“你喜欢看电视就接着看吧”。结合案例,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双方如产生意见分歧时,应该怎么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一:

小亮是个16岁的少年,爸爸虽然工作十分努力,但工作在一家效益非常不好的单位,每月收入微薄,妈妈几年前就下岗在家,操持家里的里里外外,任劳任怨。但妈妈经常埋怨爸爸没有本事,别人的老公早就当领导、做老板了,他却碌碌无为,连家都快养活不起了,因此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小亮原本在学校是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拥有不少朋友,学习也很努力。可每逢爸爸妈妈吵架,他就害怕地躲在一边不敢出声,只是独自一个人流泪,晚上睡觉还经常惊醒,到了学校,也不愿把伤心的事情说给同学听。时间一长,苦闷的心理影响了白天的学习,小亮原本还可以的成绩每况愈下。渐渐地,小亮变得自暴自弃起来。

问题:

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分别从环境优势、人的优势、环境缺陷、人的缺陷来评估本案例。


正确答案:
选择本案例的原因是:上述案例既需要考生熟知社会工作的理论,也需要一套工作方法和技巧,同时需要从正反两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第2题:

小丽与父母今年的年龄和是87岁,爸爸比妈妈大6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丽年龄的11倍,妈妈的年龄是小丽年龄的9倍。小丽今年( )岁。

A.10

B.11

C.12

D.13


正确答案:B
几年前小丽年龄为6÷(1l一9)=3岁;几年前小丽与父母的年龄和3×(1l+9+1)=63岁,小丽今年年龄为3+(87—63)÷3=11岁。

第3题:

下面哪种行为不属于家庭暴力?

A、小明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妈妈经常不给小明吃饭。

B、小张的爸爸每次喝醉了,都会殴打小张。

C、小李因为作业没写完,妈妈不准小李玩电脑。

D、小军的妈妈为了教育小军,把小军关在屋子里一整天。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4题:

小天的爸爸工作很忙平时不在家,小天总是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小天做错事情,爸爸很严厉地教育小天,两人发生冲突,偏爱小天的妈妈和小天一起与爸爸吵了起来。以上案例体现的病态家庭结构有()。

A:纠缠和三角缠
B:疏离和倒三角
C:纠缠和联合对抗
D:疏离和联合对抗

答案:C
解析:
考点: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第5题:

小丽比妈妈矮Acm,爸爸比小丽丽高Bcm(A>B)。小丽妈妈和爸爸的身高关系是

A.爸爸比妈妈高(A+B)cm

B.爸爸比妈妈高(A-B)cm

C.妈妈比爸爸高(A-B)cm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睡觉前提醒爸爸妈妈熄灭家中的明火

B、把家里不用的东西都放到楼道里

C、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逃生

D、提醒爸爸妈妈在家中准备灭火器


答案:B

第7题:

女童小囡今年4岁,妈妈今年28岁,那么,小囡( )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她的3倍。

A.10

B.11

C.12

D.13


正确答案:C
【解析】今年妈妈比小囡大28-4=24(岁),当妈妈年龄是小囡年龄的3倍时,妈妈的年龄比小囡大3-1=2(倍),即24岁正好是小囡当时年龄的2倍。据此可推导出,小囡在24÷2=12(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她的3倍。验证一下,4+8=12,28+8=36。故正确答案为C。

第8题:

小B今年6岁,最爱玩玩具枪,一跟妈妈去商店就嚷着去玩具柜台。一旦发现喜欢的玩具就非让妈妈买不可。如果妈妈不买,他的拿手好戏就是坐在地上哭。妈妈又是哄又是吓唬,怎么都不行,有时妈妈没办法也就给他买了。他妈妈却为此很犯愁。依斯金纳的理论小B哭闹时,妈妈又是哄又是吓唬。妈妈的做法实际是对小B的A、纵容

B、惩罚

C、鼓励

D、支持

E、强化

要想改变小B的行为,他妈妈比较恰当的方式是A、对小B哭闹不予理睬

B、不要再给小B买玩具

C、给小B讲道理

D、不要再带小B去商店

E、不要给小B钱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A

第9题:

当爸爸、妈妈中只有一个人外出时,儿子可以留在家里。如果爸爸、妈妈都外出,必须找一个保姆,才可以把儿子留在家中。从上面的陈述中,可以推出下面哪项结论?

A.儿子在家时,爸爸也在家。

B.儿子在家时,爸爸不在家。

C.保姆不在家,儿子不会单独在家。

D.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则儿子也不在家。

E.爸爸不在家,则妈妈在家。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A、B、D、E都不是不确定项,唯有C项中的“单独在家”是解题的关键。保姆不在家,肯定爸爸和妈妈中至少一个人留在家里陪儿子。

第10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南是独生子女,妈妈对小南百依百顺,爸爸则非常粗暴。家里玩具很多,但她看到别人玩什么,她就要什么,还经常和小朋友打架。老师开始还严厉地责备他,后来也不管了。对于这种情况,爸爸很生气,妈妈非常担心。
问题:分析小南个性的特点以及造成这种行为的成因。


答案:
解析:
小南的特点主要是任性、攻击性强,这反映的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环境因素:

  (1)缺失。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没有相互学习的机会。

  (2)独特。独生子女经历的独特性致使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性。

  (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过度溺爱、过分保护都对其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小南的爸爸妈妈还存在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导致小南出现这些问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