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按合同工期分摊的每周管理费应为多少万元?发生事件2和事件3后,项目最终的工期是多少周?发包人应批准补偿的管理费为多少万元?(列出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题目
问答题
按合同工期分摊的每周管理费应为多少万元?发生事件2和事件3后,项目最终的工期是多少周?发包人应批准补偿的管理费为多少万元?(列出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合同工期为30周,合同价为827.28万元(含规费38万元),其中,管理费为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的18%,利润为直接费、管理费之和的5%,营业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率分别为3%、7%、3%和2%;因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时,业主只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三项费用占合同价的比例分别为22%、40%和9%)进行调整;因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工程,业主既补偿成本又补偿利润。
该工程的D工作和H工作安排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机械每天工作一个台班,机械台班单价为1000元/台班,台班折旧费为600元/台班。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4-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业主与施工单位协议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分别上调5%、6%和3%。
事件2:因业主设计变更新增F工作,F工作为D工作的紧后工作,为H工作的紧前工作,持续时间为6周。经双方确认,F工作的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126万元,规费为8万元。
事件3:G工作开始前,业主对G工作的部分施工图纸进行修改,由于未能及时提供给施工单位,致使G工作延误6周。经双方协商,仅对因业主延迟提供图纸而造成的工期延误,业主按原合同工期和价格确定分摊的每周管理费标准补偿施工单位管理费。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提出索赔并提供了相关资料。
【问题】
1.事件1中,调整后的合同价款为多少万元?
2.事件2中,应计算F工作的工程价款为多少万元?
3.事件2发生后,以工作表示的关键线路是哪一条?列式计算应批准延长的工期和可索赔的费用(不含F工作工程价款)。
4.按合同工期分摊的每周管理费应为多少万元?发生事件2和事件3后,项目最终的工期是多少周?业主应批准补偿的管理费为多少万元?


答案:
解析:
正确答案是
1.调整后的合同价款=827.28×[(1-22%-40%-9%)+22%×(1+5%)+40%×(1+6%)+9%×(1+3%)]=858.47(万元)。

2.税率=1/[1-3%-(3%×7%)-3%×(3%+2%)]-1=3.48%;
F工作的工程价款=[126×(1+18%)×(1+5%)+8]×(1+3.48%)=169.83(万元)。

3.事件2发生后,关鍵线路为:B→D→F→H;
应批准延长的工期为(7+15+6+5)-30=3(周);
可索赔的机械窝工时间为28-24=4(周),可索赔的费用为4×7×600=16800(元)。

4.原合同价款中直接费设为x,则[x(1+18%)(1+5%)+38](1+0.0348)=827.28(万元);
得出直接费=614.58(万元);
管理费614.58×18%=110.62(万元);
每周分摊管理费=110.62/30=3.69(万元);发生事件2和事件3后,最终工期=7+15+8+6=36(周),对仅因业主延迟提供的图纸而造成的工期延误,应补偿工期=36-33=3(周),应补偿管理费=3.69×3=11.07(万元)。

解析
1.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价格调整公式。因人工、材料、工程设备和施工机械台班等价格波动影响合同价款时,根据投标函附录中的价格指数和权重表约定的数据,按价格调整公式计算差额并调整合同价款。
公式:△P=P0×[A+B1f1+…+Bnfn-1]。调整后的计算公式:△P=P0×[A+B1f1+…+Bnfn],其中P0为承包人应得到的已完成工程量的金额,A为定值权重,B1……Bn为变值权重,f1……fn为各可调因子现行价格指数和基本价格指数之比。题中由于只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三项费用占合同价的比例分别为22%、40%和9%)进行调整,所以B1、B2、B3分别为22%、40%和9%,A为1-22%-40%-9%=29%,分别为1+5%=1.05、1+6%=1.06、1+3%=1.03,代入公式计算。

2.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工程价款的计算。F工作的工程价款=直接费+间接费(规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其中题目中已给出直接费为126万元,通过管理费为直接费的18%,利润率为直接费,管理费之和的5%,可求出直接费、管理费、和利润之和。在计算建筑安装工程税金时,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将各税种合并为一个综合税率,按下式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综合税率。综合税率通过营业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税率和地方教育附加费率分别为3%、7%、3%和2%计算得到。

3.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关键工作和索赔,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事件2发生后,关键线路为:B→D→F→H。由于F工作是因业主设计变更新增的工作,非承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发包人应批准延长。且事件2发生后,将原非关鍵线路B→D→H转化成关键线路B→D→F→H。超过了原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可利用的自由支配时间,总工期拖延,拖延时间为3周。可索賠的费用:原计划H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4周末,增加F工作后多需要4周,H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8周末,D工作和H工作安排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会产生非承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施工机械使用费.可索赔的机械窝工时间为28-24=4(周),施工机械使用费=索赔天数×每天的折旧费。

4.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费用和工期的相关计算。原合同价款中直接费设为x,则[x(1+18%)(1+5%)+38](l+0.0348)=827.28(万元);得出直接费=614.58(万元);管理费614.58×18%=110.62(万元);管理费为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的18%求出原合同价款中的管理费.再分摊到合同工期为30周,得到每周分摊管理费。事件2、3发生后,最终工期根据双代号网络图计算是36周。由于题目中所给经双方协商,对仅因业主延迟提供的图纸而造成的工期延误,桉原合同工期和价格确定分摊的每周管理费标准补偿施工单位管理费,事件2发生后,合同工期是33周,事件3发生后,应补偿工期=36-33=3(周),应补偿管理费3倍的原每周分摊管理费。

第2题: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工程合同价为200万元,工期6个月;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5%;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保留金总额为合同价的3%,按每月进度款(含工程变更和索赔费用)的10%扣留,扣完为止;预付款在工程的最后三个月等额扣回。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时,增加的工程量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工料单价法计价,间接费费率8%,利润率5%,综合计税系数3.41%;发生窝工时,按人员窝工费50元/工日、施工设备闲置费1000元/台班补偿。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基础工程施工中,遇勘探中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施工单位处理该障碍物导致直接工程费增加10万元,措施费增加2万元,人员窝工60工日,施工设备闲置3台班,影响工期3天。


事件2:为了保持总工期不变,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加快基础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同意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赶工,但需增加赶工费5万元。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了费用补偿要求。


事件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为此增加了工程费用2万元;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施工单位主体结构工程验收申请后,及时组织了验收,验收结论合格。施工单位以通过验收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申请,要求建设单位支付增加的2万元工程费用。


事件4:经项目监理机构审定的施工单位各月实际进度款(含工程变更和索赔费用)见表6 -1。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应得到多少费用补偿(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说明理由。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施工单位的赶工费用补偿?说明理由。


3.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同意增加2万元工程费用的要求?说明理由。


4.该工程保留金总额为多少?依据表6 -1,该工程每个月应扣保留金多少?总监理工程师每个月应签发的实际付款金额是多少?




答案:
解析: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应得到的费用补偿如下:


(1)处理障碍物增加的费用:


①直接费=10 +2 =12.00(万元)②间接费=12*8%=0.96(万元)③利润=(①+②)*5%=(12+0. 96)*5%=0.65(万元)④税金=(①+②+③)*3. 41%=(12+0. 96+0. 65)*3.41%=0.46(万元)⑤总计:①+②+③+④=12+0. 96+0. 65+0. 46=14. 07(万元)


(2)窝工、闲置补偿费用:50*60+1000*3=0. 60(万元)


(3)应得到的费用补偿:14. 07+0.6 =14. 67(万元)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施工单位的赶工费用补偿。理由:由于工程延期非施工单位责任,并由建设单位提出赶工要求。


3.事件3中,项目监理机构不应同意增加2万元工程费用的要求。理由:因属施工单位自身原因。项目监理机构验收合格只表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4.(1)保留金总额= 200*3%=6(万元)


(2)各月应扣保留金:


第1个月扣保留金=40*10%=4(万元)<6万元第2个月可扣保留金= 50*10 %=5(万元)保留金未扣部分为6-4=2(万元)第2个月实际扣保留金为2万元


(3)各月应签发的付款金额:


第1个月:40 -4=36(万元)第2个月:50-2=48(万元)第3个月:40(万元)第4、5、6个月应扣的预付款:10(万元)第4个月:35 -10 = 25(万元)第5个月:30 -10 = 20(万元)第6个月:25 - 10 = 15(万元)


第3题:

背景:某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合同工期为30周,合同价为827.28万元(含规费38万元),其中,管理费为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的18%,利润率为直接费、管理费之和的5%,营业税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教育费附加税率和地方教育附加费率分别为3%、7%、3%和2%,因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时,业主只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三项费用占合同价的比例分别为22%、40%和9%)进行调整,因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工程,业主既补偿成本又补偿利润。
该工程的D工作和H工作安排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机械每天工作一个台班,机械台班单价为1000元/台班,台班折旧费为600元/台班,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6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业主与施工单位协议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分别上调5%、6%和3%。
事件2:因业主设计变更新增F工作,F工作为D工作的紧后工作,为H工作的紧前工作,持续时间为6周。经双方确认,F工作的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126万元,规费为8万元。
事件3:G工作开始前,业主对G工作的部分施工图纸进行修改,由于未能及时提供给施工单位,致使G工作延误6周。经双方协商,对仅因业主延迟提供的图纸而造成的工期延误,业主按原合同工期和价格确定分摊的每周管理费标准补偿施工单位管理费。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提出索赔并提供了相关资料。
问题:
(1)事件1中,调整后的合同价款为多少万元?
(2)事件2中,应计算F工作的工程价款为多少万元?
(3)事件2发生后,以工作表示的关键线路是哪一条?列示计算应批准延长的工期和可索赔的费用(不含F工程价款)。
(4)按合同工期分摊的每周管理费应为多少万元?发生事件2和事件3后,项目最终的工期是多少周?业主应批准补偿的管理费为多少万元?


答案:
解析:
本题要对网络图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工作,注意索赔事件的责任归属,然后才能对索赔进行正确的计算。
[解析]
问题(1):
不调值部分占合同价比例:1-22%-40%-9%=29%
调整后的合同价款=827.28×[(1-22%-40%-9%)+22%×(1+5%)+40%×(1+6%)+9%×(1+3%)]=858.47(万元)
问题(2):
税率=1/[1-3%-(3%×7%)-3%×(3%+2%)]-1=3.48%
F工作的工程价款=[126×(1+18%)×(1+5%)+8]×(1+3.48%)=169.83(万元)
问题(3):
事件2发生后,关键线路为B→D→F→H
应批准延长的工期为:(7+15+6+5)-30=3(周)
可索赔的费用:
原计划H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4周,增加F工作后H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8周,可索赔的机械窝工时间28-24=4(周),4×7=28(台班)窝工机械费:4×7×600=16800(元)
问题(4):
设直接费为A,[A×(1+18%)×(1+5%)+38]×(1+3.48%)=827.28
解得A=614.58万元,每周管理费=614.58×0.18/30=3.69(万元)
事件2、3发生后,最终工期是36周,因为题目中所给条件“对仅因业主延迟提供的图纸而造成的工期延误”,事件2发生后,合同工期是33周,事件3发生后,应补偿工期36-33=3(周),应补偿管理费=3.69×3=11.07(万元)。

第4题:

某办公楼由 12 层主楼和 3 层辅楼组成。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承建该办公楼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 41 周。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 天奖励(或罚款)2500 元。乙方提交了粗略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得到甲方的批准。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 10 个工日。根据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乙方增加人工费、机械费共计 5 万元。因地基复查使基础施工工期延长 3 天,人工窝工 15个工日。
事件二:辅楼施工时,因某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要求拆除已施工部分,重新施工。因此造成增加用工 30 个工日,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计 2 万元,辅楼主体工作拖延 1 周
事件三: 在主楼主体施工中, 因施工机械故障, 造成工人窝工 8 个工日, 该工作工期延长 4 天。
事件四: 因乙方购买的室外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 甲方令乙方重新购买, 因此造成该项工作多用人工 8 个工日, 该项工作工期延长 4 天, 材料损失费 1 万元。
事件五: 乙方鉴于工期较紧, 经甲方同意, 乙方在装饰装修时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 使得该项工作缩短了 1 周, 该项技术组织措施费 0.6 万元。其余各项工作实际作业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1.该网络计划中哪些工作是主要控制对象(关键工作) , 计划工期是多少?
2.针对上述每一事件, 分别简述乙方能否向甲方提出工期及费用索赔的理由。
3.该工程的实际工期为多少? 业主同意的工期为多少? 该工程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 工期奖(罚) 款是多少?
4.合同约定人工费标准是 30 元/工日, 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是 18 元/工日, 该项工程其他各项费用等综合取费率为 30%。 在工程清算时, 乙方应得到的索赔款是多少


答案:
解析:
1.该网络计划中,主要控制对象有基础工程、主楼主体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计划工期为 41周。
2.事件一:可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因为地质条件变化是甲方应承担的责任。由此产生的费用及关键工作工期延误都可以提出索赔(工期可索赔 3 天)。
事件二:可索赔费用不可索赔工期。因为乙方费用的增加是由甲方原因造成的,可提出费用索赔;但是辅楼工程属于非关键工作,有 8 周的总时差,故 1 周的延误不影响总工期,不可索赔工期。
事件三:不应提出任何索赔。因为乙方的窝工费及关键工作工期的延误是乙方自身原因造成的,索赔不成立。
事件四:不应提出索赔。因为室外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是乙方自身的原因造成的,由此产生的费用和工期延误应由自己承担。
事件五:不应提出任何索赔。因为乙方采取的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是为了赶工期做出的决策,属于自身原因。
3.该工程的实际工期=41(周)+3(天)+4(天)-1(周)=41 周,业主同意的工期为:41 周+3 天,所以可得到业主的工期补偿为 3 天。故工期奖励对应的天数为 3 天,工期奖励款为 3 天×2500 元/天=7500元。
4.乙方应得到的索赔额为:事件一的 15 个窝工、10 个配合用工、5 万直接费;事件二的 30 个配合用工、材料费 2 万。故:15 工日×18 元/工日+(40 工日×30 元/工日+50000+20000)×(1+30%)=92830 元。
【补充】
(1)原合同工期(默认为 TC)=41 周。
(2)新合同工期=业主同意工期(排除承包商原因导致的延误算出的新的工期 TC')=41 周+3 天。
(3)实际工期(所有延误都考虑算出的新的工期 TC'')=41 周。
(4)索赔工期=新合同工期-原合同工期=3 天。
(5)奖罚工期=实际工期-新合同工期=3 天(奖)。

第5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为 8000 万元人民币(其中直接费为 5200 万元),建设工期为 18 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五项事件:
事件 1:由于发包人原因提出对原设计修改,造成全场性停工 45 天。
事件 2: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发包人在招标时提供的《参考资料》中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 2 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 4 天。
事件 3:在基础施工中,承包人除了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承包人为了保证质量,扩大了基坑底面尺寸,还将基础混凝土强度由 C15 提高到 C20,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 11 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 5 天。
事件 4:在桥墩施工过程中,因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图纸有误,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 4 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 6 天;
事件 5:进入雨季施工,恰逢 50 年一遇的大暴雨,造成停工损失 3 万元,工期增加了 8 天。在以上事件中,除第 1 和 5 项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
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监理人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承包人提出如下索赔要求:
(1)增加合同工期 68 天;
(2)增加费用 137.19 万元,计算如下:
①发包人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 45 天(1.5 月)的管理费和利润:
管理费=合同价÷工期×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 万元÷18 月×12%×1.5 月=80 万元
利润=(合同价+管理费)÷工期×利润率×延误时间=(8000+80)万元÷18 月×5%×1.5 月=33.67 万元
合计 113.67 万元。
②地质资料不符、混凝土强度提高、桥墩图纸错误、暴雨等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计算如下:
直接费 20 万元。
管理费=20 万元×12%=2.4 万元;
利润=(20+2.4)万元×5%=1.12 万元;
合计 23.52 万元。
问题:
(1)承包人针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上述事件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2)承包人索赔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应如何计算?(计算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3)如果在工程缺陷责任期间发生了由承包人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在监理人多次书面指令承问题(1):


答案:
解析:
问题(1):
事件 1:由于发包人修改设计,监理人同意索赔,
事件 2:承包人针对事件 2 所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均不成立。因为发包人提供的《参考资料》不构成合同文件,对于发包人提供的《参考资料》承包人应对他自己就该资料的解释、推论
和使用负责,这是承包人应承担的风险。
事件 3:承包人针对事件 3 所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均不成立。因为扩大基坑底面尺寸及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并非监理人下达变更指令所致,该工作属于承包人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事件 4:承包人针对事件 4 所提出的费用索赔成立,因为这是由于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图纸有误。工期索赔不成立,因该延误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对总工期并无影响。
事件 5:承包人针对事件 5 所提出的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索赔成立。因为该事件是由于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造成的,承包人不应得到费用补偿。
问题(2):
工期索赔为 53 天,即发包人修改设计和暴雨的影响可索赔工期;增加费用 78.58 万元,计算如下:
①发包人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 45 天(1.5 月)的管理费和利润,计算基数应为直接费,不应为合同价;
管理费=直接费÷工期×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5200 万元÷18 月×12%×1.5 月=52 万元
利润=(直接费×延误时间÷工期+管理费)×利润率=(5200×1.5÷18+52)万元×5010=24.27
万元
合计 76.27 万元。
②桥墩图纸错误造成的费用增加为 4.70 万元,计算如下:
直接费 4 万元;
管理费=4 万元×12%=0.48 万元;
利润=(4+0.48)万元×5%=0.22 万元;
合计 4.70 万元。
问题(3):所发生的维修费用应由承包人承担,发包人可从质量保证金中扣除

第6题:

某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合同工期为30周,合同价为827.28万元,管理费为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的18%,利润率为直接费、管理费之和的5%,因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时,业主只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三项费用占合同价的比例分别为22%,40%和9%,)进行调整,因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工程,业主既补偿成本又补偿利润。
该工程的D工和H工作安排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机械每天工作一个台班,机械台班单价为1000元/台班,台班折旧费为600元/台班,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计划,如图4.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业主与施工单位协议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分别上调5%、6%和3%。
事件2:因业主设计变更新增F工作,F工作为D工作的紧后工作,为H工作的紧前工作,持续时间为6周,经双方确认,F工作的直接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之和)为126万元,规费为8万元。
事件3:G工作开始前,业主对G工作的部分施工图纸进行修改,由于未能及时提供给施工单位,致使G工作延误6周,经双方协商,对仅因业主延迟提供的图纸而造成的工期延误,业主按原合同工期和价格确定分摊的每周管理费标准补偿施工单位管理费。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提出索赔并提供了相关资料。
【问题】
1、事件1中,调整后的的合同价款为多少万元
2、事件2中,若增值税综合税率为10%,应计算F工作的工程价款为多少万元
3、事件2发生后,以工作表示的关键线路是哪一条列式计算应批准延长的工期和可索赔的费用(不含F的工程价款,规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计算)。
4、假设原合同价中规费38万,应计增值税为27.8万元,计算原合同工期分摊的每周管理费应为多少万元(以原合同中管理费为基数分摊)发生事件2和事件3后,项目最终的工期是多少周业主应批准补偿的管理费为多少万元(列出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调整后的合同价款=827.28*[(1-22%-40%-9%)+22%*(1+5%)+40%*(1+6%)+9%*(1+3%)]=858.47万元
2.F工作的工程价款=[126*(1+18%)*(1+5%)+8]*(1+10%)=180.53万元
3.事件2发生后,关键线路为:B—D—F—H
应批准延长的工期为:(7+15+6+5)-30=3周
可索赔的费用:
原计划H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4周,增加F工作后H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8周,可索赔的机械窝工时间28-24=4周,窝工机械费:4*7*600=16800元;含税价款为4*7*600*(1+10)=18480元
4.设税前造价为X,则X=827.28-27.8=799.48万元.
则原合同中人材机管理费利润=799.48-38=761.48;人材机管理费为Y,
则Y(1+5%)=761.48,则Y=761.48/(1+5%)=725.219
设原合同人材机费为Z,则Z(1+18%)=725.219
Z=614.592,原合同中管理费为614.592*18%=110.63
每周分摊管理费=110.63/30=3.69万元
事件2、3发生后,最终工期36周,因为题目中给条件“对仅因业主延迟的图纸而造成的工期延误”,事件2发生后,合同工期是36周,事件3发生后,应补偿工期36-33=3周,应补偿管理费=3.69*3=11.07万元。

第7题:

某工程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定额工期 20 个月,预付款为签约合同价的 15%,在工程最后 3 个月等额扣回。分部分项工程费合计 2000 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 100 万元,其余措施项目费合计 500 万元,其他项目费 200 万元,企业管理费、利润综合税率为 25%,规费税金综合税率为 10%。质量保证金为合同价的 4%,结算时一次扣除。人工费 180 元/工日,机械使用费 3000 元/台班。
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 1:开工后,建设单位向施工方提出将工期压缩为 15 个月的要求。
事件 2:基础工程施工中发现古墓,项目监理机构下达了工程暂停令,并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报告。随即停工 1 个月开展考古工作,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如下费用补偿申请:(1)基坑围护工程损失 20万元;(2)人员窝工 120 个工日,机械闲置 30 个台班;(3)文物保护部门委托建设单位指令施工单位进行古墓挖掘辅助工作产生的费用为 8.5 万元;(4)工期延长 1 个月。
事件 3: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某分项工程变更,由此增加用工 180 工日、机械 12 台班、材料费 16万元,夜间施工增加费 8 万元,设备保护费 3.5 万元。
<1> 、计算该工程的签约合同价和预付款。
<2> 、事件 1 中,施工单位是否可以提出增加赶工费用?说明理由。赶工费用应由哪几部分构成?
<3> 、逐项指出事件 2 中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申请,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应批准?
<4> 、若人员窝工或机械闲置均按正常单价的 60%计算,施工方可以得到的补偿金额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 签约合同价=(2000+100+500+200)×(1+10%)=3080 万元;预付款=3080×15%=462 万元。
【2】 施工单位可以提出增加赶工费用。
理由:工程发包时,招标人应当依据相关工程的工期定额合理计算工期,压缩的工期天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期的 20%,将其量化。超过者,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增加赶工费用。
(20-15)/20×100%=25%>20%,所以施工单位可以提出增加赶工费用。
赶工费用主要包括:(1)人工费的增加,例如新增加投入人工的报酬,不经济使用人工的补贴等;(2)材料费的增加,例如可能造成不经济使用材料而损耗过大,材料提前交货可能增加的费用、材料运输费的增加等;(3)机械费的增加,例如可能增加机械设备投入,不经济地使用机械等。
【3】 (1)应给予费用补偿,因为未探明古墓原因而导致基坑围护工程损失,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2)应给予费用补偿,因为未探明古墓原因而导致窝工和施工机械闲置,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3)应给予费用补偿,因为协助文物保护部门委托进行土方挖掘与清理工作,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4)应给予工期补偿,因为未探明古墓原因而导致工期增加,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4】 事件 2:索赔金额=(120×0.018+30×0.3)×60%×(1+10%)+8.5+20=35.87 万元
事件 3:索赔金额=[(180×0.018+12×0.3+16)×(1+25%)+8+3.5]×(1+10%)=44.06 万元施工方从建设单位可以得的补偿金额:35.87+44.06=79.93 万元

第8题:

某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按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15 个月。合同约定:管理费按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0%计取,利润按人材机费用和管理费之和的6%计取,规费按人材机费用、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4%计取,增值税率为11%;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为1500 元/台班,施工机械闲置补偿按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60%计取,人员窝工补偿为50 元/工日,人工窝工补偿、施工待用材料损失补偿、机械闲置补偿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措施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25%计取。(各费用项目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施工前,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并经确认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4-1 所示(每月按30 天计):

图4-1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单位:月)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工作(A 工作)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持续10 天的季节性大雨,在第11 天,大雨引发了附近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受此影响,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施工材料、已开挖的基坑及围护支撑结构、施工办公设施等受损,部分施工人员受伤。
经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共同核实,该事件中,季节性大雨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180 工日,机械闲置60 个台班。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使A 工作停工30 天,造成施工机械损失8 万元,施工待用材料损失24 万元,基坑及围护支撑结构损失30 万元,施工办公设施损失3 万元,施工人员受伤损失2 万元。修复工作发生人材机费用共21 万元。灾后,施工单位及时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费用索赔和工期延期40 天的求。
事件2,基坑开挖工作(A 工作)完成后验槽时,发现基坑底部部分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地勘复查后,设计单位修改了基础工程设计,由此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150 工日,机械闲置20 个台班,修改后的基础分部工程增加人材机费用25 万元。监理工程师批准A 工作增加工期30 天。
事件3:E 工作施工前,业主变更设计增加了一项K 工作,K 工作持续时间为2 个月。根据施工工艺关系,K 工作为E 工作的紧后工作,为I、J 工作的紧前工作。因K 工作与原工程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均不同,在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的项目,监理工程师编制了K 工作的结算综合单价,经业主确认后,提交给施工单位作为结算的依据。
事件4:考虑到上述1~3 项事件对工期的影响,业主与施工单位约定,工程项目仍按原合同工期15 个月完成,实际工期比原合同工期每提前1 个月,奖励施工单位30万元。施工单位对进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将D、G、I 工作的顺序施工组织方式改变为流水作业组织方式以缩短施工工期。组织流水作业的流水节拍见表4.1。
表4.1 流水节拍(单位:月)

问题:
1.针对事件1,确定施工单位和业主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中各自应承担损失的内容;列式计算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费用补偿数额;确定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期延期天数,并说明理由。
2.事件2 中,应给施工单位的窝工补偿费用为多少万元?修改后的基础分部工程增加的工程造价为多少万元?
3.针对事件3,绘制批准A 工作工期索赔和增加K 工作后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指出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4 中,在施工网络进度计划中,D、G、I 工作的流水工期为多少个月?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提前奖励金额为多少万元?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1)施工单位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中应承担损失的内容:施工机械损失8 万元,基坑及围护支撑结构损失30 万元(有争议,如果是永久性工程,则由业主承担,如果是周转性支护材料,则由施工单位承担,此处按照周转材料对待),施工办公设施损失3 万元,施工人员受伤损失2 万元。
(2)业主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中应承担损失的内容:施工待用材料损失24 万元,修复工作发生人材机费用共21 万元。
(3)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费用补偿=[24+21×(1+10%)×(1+6%)]×(1+4%)×(1+11%)=55.97 万元
理由:遇到了持续10 天的季节性大雨属于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预见的,不可索赔。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属于不可抗力,因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工期延误,并且A 工作是关键工作,工期损失应当顺延。
2.应给施工单位的窝工补偿费用=(150×50+20×1500×60%)×(1+4%)×(1+11%)=29437.20 万元
修改后的基础部分工程增加的工程造价=25×(1+10%)×(1+6%)×(1+25%)×(1+4%)×(1+11%)=42.06 万元
3.
监理工程师编制了 K 工作的结算综合单价,经业主确认后,提交给施工单位作为结算的依据不妥。应当由施工单位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则提出综合单价,由发承包双方协商调整,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由监 理人提出一个暂定价格结算,最后由双方协商调整,协商不成按照有关解决争议条款处理。
累计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
D:1 2 3 流水步距
G:1 3 4 1
I:1 2 3 2
流水工期:6 个月,关键线路发生变化,变为ACEKI
工期奖励=[(10-6-1)×30-10]×30/30=80 万元(不含税)
80×(1+11%)=88.88(含税)

第9题:

某施工企业拟投标A、B 两个项目。已知A 项目为某甲级医院门诊楼,该施工单位拟投标此楼的土建工程。造价师根据该施工企业的定额和招标文件,分析得知此楼需人、材、机合计为1600 万元,假定管理费按人、材、机之和的15%计,利润按人、材、机、管理费之和的4%计,规费按人、材、机、管理费、利润之和的6.85%计,增值税按75万元计,附加费(含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按10 万元计,工期为9 个月,不考虑风险。
B 项目经过公开招标,该施工单位中标,中标造价25025.00 万元。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中约
定工程材料预付款比例为10%,并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款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时起扣,主要材料所占比重按60%计。
问题:
1.列式计算A 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以万元为单位)。(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计算A 项目的施工直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B 项目预付款和预付款的起扣点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4.如果发包人没有按时支付预付款的,承包人应如何做?
5.按现行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开工后的28 天内发包人应支付多少安全文明施工费?


答案:
解析:
1.A 项目人、材、机=1600 万元
管理费=1600×15%=240 万元
利润=(1600+240)×4%=73.6 万元
规费=(1600+240+73.6)×6.85%=131.08 万元
增值税=75 万元
附加费=10 万元
建筑工程费用=1600+240+73.6+131.08+75+10=2129.68 万元
2.施工直接成本=1600 万元(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企业管理费+规费)
3.B 项目工程材料预付款:
25025.00×10%=2502.50 万元;
预付款的起扣点:
T=P-M/N=25025.00-2502.50/60%=20854.17 万元。
4.发包人没有按时支付预付款的,承包人可催告发包人支付;发包人在付款期满后的7d 内仍未支付的,承包人可在付款期满后的第8 天起暂停施工。发包人应承担由此
增加的费用和延误的工期,并向承包人支付合理的利润。参见教材P15。
5.按现行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开工后的28 天内发包人应支付的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少于当年安全文明施工费总额的50%。@##

第10题:

某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合同工期为30周,合同价为827.28万元,因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时,业主只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三项费用占合同价的比例分别为22%、40%和9%)进行调整,因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工程,业主既补偿成本又补偿利润。人工费标准为90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30元/工日,机械闲置补偿标准为正常台班费的60%。该工程管理费为直接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的18%,利润率为直接工程费、管理费之和的5%,规费费率按7%计,税金率按10%计取。人员窝工和机械闲置时可以计取部分现场管理费(以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人材机合价的4%计取)。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作业。
该工程的D工作和H工作安排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甲,机械甲为自有机械,每天工作一个台班,台班单价为1000元/台班;D工作和G工作安排使用同一台施工机械乙,机械乙为租赁机械,租赁费为700元/台班,每天安排一个台班。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4.1所示,工期计量单位: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业主与施工单位协议对人工费、主要材料费和机械费分别上调5%、6%和3%。
事件2:因业主设计变更新增F工作,F工作为D工作的紧后工作,为H工作的紧前工作,持续时间为6周。经双方确认,F工作的直接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126万元。、
事件3:G工作开始前,业主对G工作的部分施工图纸进行修改,由于未能及时提供给施工单位,致使G工作延误6周。由此造成人员窝工50个工日,租赁的施工机械闲置6周。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提出索赔并提供了相关资料。
<1> 、事件1中,调整后的合同价款为多少万元?
<2> 、事件1中,调整后的合同价款为多少万元?
<3> 、事件2发生后,以工作表示的关键线路是哪一条?列式计算应批准延长的工期和可索赔的费用(不含F工程价款)。
<4> 、事件3发生后,列式计算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列出具体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不调值部分占合同价比例:1-22%-40%-9%=29%
调整后的合同价款=827.28×[(1-22%-40%-9%)+22%×105/100+40%×106/100+9%×103/100]=858.47(万元)
2.F工作的工程价款=[126×(1+18%)×(1+5%)]×(1+7%)×(1+10%)=183.75(万元)
3.事件2发生后,关键线路为:B→D→F→H应批准延长的工期,即可索赔的工期为:(7+15+6+5)-30=3周
可索赔的费用分析:原计划H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4天,增加F工作后H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第28天,可索赔的机械闲置时间28-24=4周,4周×7天=28(台班),闲置机械费:4×7×1000×60%×(1+4%)×(1+7%)×(1+10%)=20564.54(元)
4.是业主未按期提供图纸,属于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合理的工期与费用可向业主提出索赔。
工期索赔分析:事件2、3发生后,最终工期是36周,事件2发生后,合同工期可顺延至33周,事件3发生后,应补偿工期36-33=3(周)。
费用索赔分析:人工费=50×30×(1+4%)×(1+7%)×(1+10%)=1836.12(元);机械费=6×7×700×(1+4%)×(1+7%)×(1+10%)=35987.95(元),
合计=1836.12+35987.95=37824.07(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