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区变电所的位置不得设在()地点中。

A.采区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联巷

B.采区进风巷

C.工作面进风巷

D.工作面运输巷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上山开采的优点是利于采区通风、运输、掘进等。但水平服务年限短,开采水平数目多不利于合理集中生产等。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采区上山(名词解释)


答案: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第4题:

采区上山位置有哪些?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单一煤层布置时有:岩层上山和煤层上山;煤层群联合布置时有:煤组上部煤层中、中部煤层中和下部的岩层和煤层中。
选择时应考虑煤岩层的岩性及其稳定性,上山的掘进技术,联络巷道的工程量,系统构成的难以程度,受采动的影响程度,巷道维护的难易程度。

第5题:

上山采区


正确答案: 是指位于开采水平标高以上的采区。

第6题:

突出矿井的采区上山必不可少()。

  • A、专用回风上山
  • B、运输上山
  • C、单轨吊(进风)上山
  • D、行人上山
  • E、轨道(进风)上山

正确答案:A,C,E

第7题:

采区变电所的位置不得设在()地点中。

  • A、采区进风巷
  • B、工作面进风巷
  • C、采区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联巷
  • D、工作面运输巷

正确答案:D

第8题:

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一)煤层上山(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二)岩石上山对于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在煤层上山维护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目前多将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其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显著。巷道围岩较坚硬,同时上山离开了煤层一段距离,减小了受采动影响。为此要求岩石上山不仅要布置在比较稳固的岩层中,还要与煤层底板保持一定距离,距煤层愈远,受采动影响愈小,但也不宜太远,否则会增加过多的联络巷道工程量。一般条件下,视围岩性质,采区岩石上山与煤层底板间的法线距离为10—15m比较合适。(三)上山的层位与坡度主要考虑因素是: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减少煤柱损失和便于维护。否则,为了保护上山巷道.必须在其下部煤层中留设宽度较大的煤柱并且距上山愈远的下部煤层中、所要保留的煤柱尺小愈大。

第9题:

采区下部车场按轨道上山绕道位置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正确答案:顶板绕道式;底板绕道式

第10题:

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


正确答案: 采区上山至少要有两条,一条为运输上山,另一条为轨道上山,随着生产的发展,常常需要增加上山。下列情况需要增加上山:
(1)生产能力大的厚煤层采区,或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
(2)生产能力较大、瓦斯涌出量大的采区,特别是下山采区;
(3)生产能力较大,经常出现上下区段同时生产,需要简化通风系统的采区;
(4)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布置在底板岩石中,需要探清煤层情况,或提前掘进其它巷道的采区。煤层中的上山一般相距20~25m,岩石中的上山一般相距10~15m,岩石上山垂直方向距离煤层8~12m、上山之间相距一个巷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