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维生素D使用的目的和原则?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维生素D使用的目的和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男,11个月,有多汗,夜惊表现,查体可见方颅,前囟大,肋骨串珠,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应为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期


参考答案:B

第2题:

患儿9个月、多汗、夜惊、查体有典型的肋骨串珠,鸡胸、轻度的下肢畸形,其母孕期有腿抽搐史,该患儿诊断为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轻度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中度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重度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正确答案:B

第3题:

117 . 患儿男 , 10 个月 , 有多汗 , 夜惊表现 , 查体可见方颅 ,前囟大,肋骨串珠,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则该患儿最可能诊断应为

A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B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C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D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E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中期


正确答案:B

第4题:

患儿男,10个月。多汗,夜惊,查体可见方颅,前囟大,肋骨串珠,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该患儿最可能为()

  •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期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儿,女,4岁,体检发现“X”形腿,血钙 2.5mmol/L,护士正确的判断是

A.可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正确答案:E
佝偻病患儿体检发现“X”形腿,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痘期表现。

第6题:

患儿,女,3个月,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枕秃,查体可见颅骨软化,护士判断患儿是

A.可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正确答案:C

第7题:

患儿男,3岁。体检发现颅骨软化、鸡胸并伴有"X"形腿。血钙2.4mmol/L,血磷1.6mmol/L。该患儿处于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E、骨软化期


参考答案:B

第8题:

试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正确答案: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自限性疾病;
围生期:孕母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IU/日),有益于胎儿储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婴幼儿期:预防的关键在日光浴和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生后一个月可让婴儿逐渐坚持户外活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IU/日,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均补充至2岁,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和傍晚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第9题:

试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发病机制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的发病机制相同之处是:均为维生素D缺乏,致肠道吸收钙、磷减少,使血钙降低。两者不同之处是:血钙降低后,前者促使甲状旁腺功能代偿性亢进,甲状旁腺分泌增加,以动员骨钙释出,使血清钙浓度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后者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代偿性分泌不足,低血钙不能恢复,可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第10题:

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如何补充维生素D。


正确答案: (1)口服用药:活动期轻症患儿口服维生素D每日5000~10000IU,激期每日10000~20000IU,连服1个月,可改为预防量(每日400~800IU)至2岁。
(2)突击疗法:重症活动期或伴有其他疾病及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330万IU或维生素D240万IU,一个月后若明显好转,改用预防量,若无明显好转,再肌内注射一次(离前次隔2~4周)末次注射一个月后再预防量口服,同时给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