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英国哲学家__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第2题:
美丑与善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丑有其自然性的一面,更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丑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依赖人,依赖人类社会,美变然也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美与恶则纯粹属于伦理学的范畴,带有鲜明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它们与美丑既有系统又有区别。丑与恶虽然有密切关系,但丑并不等于恶。
1、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2、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恶与功利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丑的形象和功利的关系是间接的,丑虽涉及功利,但不等于功利。对丑可以从形象上把握,对恶则通过概念去把握。
3、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一个人长相的丑并不影响他内丰品质的善与美。
4、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可能对丑有一致的评价,而对恶可能有截然相反的标准。
略
第3题:
A.善恶
B.贫富
C.美丑
D.优劣
第4题:
好坏、美丑、善恶是怎样产生的?
第5题: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受教育的对象应该不分高低贵*和贫富差别,但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对他的学生还是收了一定的“学费”。他收的“学费”主要是()
第6题:
第7题:
“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孔子实施教育的内容四教指的是()、()、()、()。
有教无类;文;行;忠;信
略
第8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9题: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
第10题:
孔子认为,不论身份,也不管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个教育观点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概括为()